這個新年,當你把能想得起的老字號都逛一圈,便會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放著家門口的大超市不去,換乘三路公交車也要去老字號排隊買年貨了。那種熙熙攘攘,那種挑肥揀瘦,那種熟門熟路,那種老主顧的親切,那種零稱散賣的人情……那種中國年的年味,還是要在經歷歲月洗禮的老字號中才能充分體驗。
老字號蜜餞
每到過年,串門的親戚朋友多了,各家各戶都要準備一些甜味茶點。
有一樣茶點讓33歲的永春王先生印象深刻,就是源和堂蜜餞。小時候,每次春節前,父母親總會買回幾袋源和堂蜜餞,王先生好想拆開包裝盒吃。“這個時候,母親會告誡我們要等供完祖先后才能吃。”然后,她就把蜜餞放在櫥柜的最上面一層,他和弟弟夠不著的地方。農歷十二月廿九、三十,按習俗上供后,才可以吃到蜜餞。那個時候,出去拜年,親戚朋友們總是往他的口袋里裝蜜餞。
然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蜜餞漸漸從春節的禮物中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巧克力、威化、開心果……在熱熱鬧鬧的春節中,他似乎已經淡忘了蜜餞的味道。
今年,王先生已到晉江打工,公司送的春節禮包里居然有一份老字號蜜餞。老板說,泉州的老字號最有地方特色,想讓外地員工帶到家鄉與親人一起在春節期間品嘗地道的“泉州味道”。這份禮品讓王先生重新回憶起了當年甜蜜的年味。這兩天,他又抽空去買了幾袋老字號蜜餞產品。“準備帶回去,春節擺出來給客人配茶。”
和創辦于1916年的源和堂一樣,成珍橘紅糕、涂門貢糖、林記綠豆餅,都不斷喚醒我們的味蕾記憶,那些年,曾一起期待過的春節零食,依然散發著甜蜜的味道。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尪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