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泉州文化產業網首頁 > 東亞文化之都 > 閩南宗教 > 正文
鄭成功:民族英雄 三百年來深受敬仰
發布時間:2013-05-23 來源:泉州網-東南早報

  民族英雄 編入祀典

  臺灣民間對鄭成功的崇拜,早在300多年前就已經很普遍。鄭成功去世之后,臺灣同胞悲痛萬分,許多人在家中設靈位燒香祭祀,這種悼念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就是把鄭成功當做神明來供奉。鄭成功去世沒有多久,臺灣就出現了紀念鄭成功的祠廟,歲時享祀。清朝統一臺灣后,為了免除政治上的麻煩,臺灣民間改用比較隱晦的辦法來奉祀鄭成功,只含糊地稱鄭成功為“王爺”。

  康熙二十二年(1683)賜鄭成功“忠臣”牌匾。康熙三十九年,正式褒揚鄭氏為明室忠臣。牡丹社事件之后,清廷為了避免日本帝國主義覬覦臺灣,在當時的臺灣府城建立鄭氏專祠之“延平郡王祠”,并且編入祀典。在臺灣,鄭成功相關祭祀活動,自此方受官方認同,由所謂的“淫祀”轉化成為“正祀”,得以公開祭祀,并享有官祀。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海內外各界人士特別是臺灣同胞前來鄭成功故鄉瞻仰、朝拜者日益眾多。每年農歷五月初八前后,很多臺灣信眾會趕來南安石井祭拜。

[責任編輯:伍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