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泉州文化產業網首頁 > 東亞文化之都 > 學術研究 > 正文
從外來語現象看泉州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發布時間:2013-05-27 來源:中國泉州學研究

  作者:王建設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因此,在異族文化的接觸中,作為媒介的語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稱其為“無形的友好使者”可謂恰如其分,而外來語(又稱“借詞”或“外來詞”)就是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毫無疑問,中外文化交流也必然在語言(特別是外來語)中留下痕跡。

  文化古城泉州歷史上曾是海外交通的重要古港,她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究竟發揮過什么樣的作用,泉州話是否能夠提供這方面的佐證,這些肯定都是人們很想了解的問題。下面將通過列舉、分析外語中的泉州方言借詞和泉州方言中的外語借詞,追蹤溯源,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眾所周知,日本文化深受中國的影響,語言方面表現得非常突出:

  首先,日語中有大量的漢語借詞,由于傳入年代久遠,并且已深深扎根于日語中,所以,一般日本人已不把它們看作是外來語了。然而,中國人借助字形、字音或詞義往往一眼就可以把它們辨認出來。下面列舉的日語中6個漢語借詞均不見于普通話,只可在古漢語或泉州話中找到:

  漢語借詞 日語意義 泉州話意義 漢語借詞 日語意義 泉州話意義

  爪 指甲、趾甲  指甲、趾甲  后日    日后    日后

  走 跑 跑 乞食 乞丐  乞丐

  卵 蛋 蛋 火箸   火筷子 火筷子

[責任編輯:伍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