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2013》3D效果被指多余
從《人再囧途之泰囧》開始,國產電影近一年來的票房紀錄屢創佳績。在國內電影市場高速膨脹的大環境下,電影賣座是大概率事件。不過,很多無需運用3D技術的劇情片,也掛著3D特效的幌子大賺票房,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費者的審美疲勞,影響國產電影的長遠發展。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西游·降魔篇》、《富春山居圖》、《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狄仁杰之神都龍王》以及剛剛上映的成龍新作《警察故事2013》都號稱采用了3D技術。這當中,除了《狄仁杰之神都龍王》算是國產3D電影中效果、故事都還不錯的作品,其他電影均無使用3D技術的必要。很大程度上,提高票價成為上述影片3D化的重要推手。
魔幻類題材《西游·降魔篇》也采用了3D技術。但整體來說它的3D技術只是點綴之筆,對影片的整體并沒有產生太大影響,無論是故事還是效果對3D依賴的程度并不多。當然對于其12億元的票房,3D還是作出了很大貢獻。而類似于《警察故事2013》一類的警匪劇情片,3D技術運用的必要性則大為降低,出現了取下3D眼鏡仍不影響觀影效果的情況。《富春山居圖》一類毫無劇情可言的影片則更無使用3D的必要。
歸根結底,3D技術的誕生,帶來的主要是視覺沖擊效果,用于魔幻、動漫等為主題的電影,才能使其視覺效果契合主題,3D技術事實上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近一兩年國產影片中3D技術的大范圍運用,相當部分已經淪為騙票房的工具。除了出品方對3D技術的濫用,院線的貪婪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3D電影的泛濫。
不少電影本有3D和普通兩個版本,而院線為了提高票房收入,只放映3D版,雖然一時增加了銷售收入,但卻使得消費者產生了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長期下來,難免會竭澤而漁,讓消費者在心理上對3D電影產生審美疲勞。
對電影制作方來說,在國產電影的技術運用與國外仍有相當差距的情況下,本來普通的劇情電影也要使用3D特效,濫用3D技術,難免助長市場的浮躁情緒,不利于3D電影市場的長遠發展。觀眾可以為先進的3D電影掏腰包,但前提是電影得先把故事講好。 (新娛)
責任編輯: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