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公告
本網熱忱歡迎網友投稿,您可以從以下方式中任選其一:
投稿郵箱:whcyw888@163.com
福州新聞網8月6日訊 “什么是古民居?當下保護古民居有哪些舉措?還存在哪些困境?”近日,由來自廈門大學不同學院七名學子組成的“嵩口古韻實踐隊”,帶著這些問題前往永泰縣嵩口鎮進行這次暑期社會實踐之行。
在為期五天的實踐中,隊員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相繼走訪了龍口厝、中山村、寧遠莊、成厚莊、月洲村、下坂厝等古民居。期間,他們傾聽古民居老人的耐心講述,為歷經祖孫三代人手藝才得以完工的下坂木雕所打動。
尋訪古民居足跡的同時,隊員們還對古民居保護現狀進行了認真觀察。近年來,永泰縣、鎮兩級政府不遺余力保護古民居。當然,古民居保護任重而道遠,此行實踐的學子們也注意到了保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難,比如資金缺口比較大,許多難行的山道給保護帶來了很大阻力,以及不斷外遷的人口導致古民居無人居住,等等。
在實踐后期,隊員們對嵩口古民居保護現狀進行了交流討論,總結出了一些對加強這項工作的看法。比如,針對一些古厝的珍貴木雕被盜和主殿的柱礎失竊,應本著“修舊如舊”的保護思想,加強對其填補,使之盡可能還原到最初始形態。又如,雖然當地已經成立了古民居理事會,但職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政府應進一步加強統一管理,明確理事會在監督規劃執行、組織動員、資金管理以及補貼分配等方面的職責。
隊長檀晨在談到選擇家鄉嵩口作為實踐地時說,“眾多的古民居是嵩口成為福州唯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關鍵,這次實踐主要是通過探尋嵩口古民居足跡,為留住濃濃鄉愁貢獻綿薄之力。”
[責任編輯:劉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