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人才政策 > 內容

關于印發《泉州市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 工程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6-03-20


關于印發《泉州市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

工程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

各縣(市、區)委組織部、泉州開發區黨工委黨務工作部、臺商投資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各縣(市、區)文體新局、廣電局、泉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社會事業局、臺商投資區教育文體旅游局,市直有關單位:

現將《泉州市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工程實施辦法(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泉州市委組織部           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6年3月16日

泉州市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工程實施辦法(試行)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對外文化交流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泉州海絲文化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根據《泉州市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行動方案》(泉委發〔2015〕78號)、《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關于實施泉州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人才培養工程的意見〉的通知》(泉委人才〔2016〕1號)精神,結合我市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 總體目標

通過實施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工程,培養一批“南音”、“南戲”藝術演出、管理人才、海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文博骨干人才、“非遺”傳承人和廣播影視外宣人才,深化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動,加強對涉外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努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勇于開拓、善于對外宣傳、專業素質高的對外文化交流人才隊伍,有效提升我市對外文化產業整體經營能力,為推動泉州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泉州海絲文化更好地對外傳播交流、泉州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二、主要措施

(一)舉辦對外文化交流高級研修班

1、海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文博骨干人才、“非遺”傳承人高級研修班。根據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需要,以海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與申遺的專業人才、文博骨干人才、“非遺”傳承人為主要培養對象,依托國內外高校、泉州藝術學校或教育培訓基地,培養一批熟悉外語、熟悉申遺業務的人才,每年組織開展1期對外文化高級人才研修班,每期15人左右,時間為15-30天。

2、“南音”“南戲”對外傳承人才、管理人才高級研修班。以“南音”、“南戲”對外傳承人才、管理人才為主要培養對象,依托國內外高校、泉州藝術學校或教育培訓基地,每年組織開展1期對外文化高級人才研修班,每期20人左右,時間為10-20天。

3、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高級研修班。以涉外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為主要培養對象,依托國內外高校、泉州藝術學校或教育培訓基地,每年組織開展1期對外文化高級人才研修班,每期15人左右,時間為20-30天。

4、廣電新聞出版人才高級研修班。根據對外廣播影視外宣人才、新聞出版、版權保護人才工作需要,依托國內外高校、泉州藝術學校或教育培訓基地,不定期組織開展對外文化高級人才研修班,每期15人左右,時間為10天左右。

(二)開展對外文化學習交流活動

1、開展高層次“南音”“南戲”人才對外學習交流。依托國內外文化教育培訓實踐基地,每年組織1次赴東亞、東南亞華人圈“南音”、“南戲”藝術學習交流活動,每次參加人員為20人,時間為7-10天。

2、開展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海絲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學術研究、考古項目和“非遺”傳承人學習交流。每年組織海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考古人才和“非遺”傳承人圍繞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以及考古、展覽展示、學術研究等方面的課題,赴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1次以上學習交流活動,每次15人,時間為7-10天。

3、開展“海絲文化”文化創意、工藝美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保護等文化產業對外學習交流。組織相關人才赴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生產力,重振“海絲”雄風,重塑“新絲路”。每年組織2-3次對外對臺學習交流活動,每次15人,時間為7-10天。

(三)資助對外文化交流培訓

每年資助10名左右優秀人才或青年骨干赴國外藝術教育、科研院所等機構進修培訓,或參加學術交流、重點對外文化交流科研項目。進修培訓時間為6-12個月的資助2萬元,時間為1年以上的資助4萬元;交流項目資助2萬元。

(四)設立“海上絲綢之路”跨國合作研究專項基金

每年資助兩個跨國合作課題,最高資助金額20萬元,由本市高級職稱人員與國外學術機構合作,兩年結題,以課題研究帶動專業人才培養。

三、實施流程

(一)對象條件

1、申報對象

在我市從事文物保護、藝術表演、歌曲、編導、文學、書法、美術、文物考古、圖書管理、群眾文化、播音主持、新聞采編、影視節目制作、印刷出版等領域起骨干作用的專業技術人才;熟悉海絲申遺業務的人才;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具有典型榜樣作用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動漫游戲、現代傳媒、藝術美術等行業文化產業創意人才和經營管理骨干人才。

2、申報條件

在我市從事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事業工作5年以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業務精湛,有良好職業道德,年齡50周歲以下的文化人才,可按規定申報。

(二)申報評審

1、組織申報

申報對象依據所在工作單位注冊地,向各縣(市、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申報。申報對象應提交《泉州市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對象申報表》(一式三份,見附件),申請人身份證、相關證明材料(如會議邀請、進修培訓協議、會議論文、結業證書等)、體現個人最高學術(技術)水平證書(如畢業證書、職稱證書、獲獎證書等)以及單位出具的個人需承擔費用情況的證明。申報時,須提供上述復印件的原件,現場驗明后退回。同時還需報送電子文檔,電子文檔內容應與紙質材料一致。

2、初步審核

各縣(市、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對上報材料進行初步審查,經同級組織部門把關后,報送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泉州市直單位直接報送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3、研究復核

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對初審后符合條件的申報材料進行復審,形成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候選對象名單,經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組會議研究通過后,報送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復核后,報泉州市委組織部部務會議研究確認。

4、確認公布

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根據最終確認結果,將最終確定的培養對象名單在泉州市高層次人才網、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政務網上予以公布,同步納入泉州市文化人才庫進行管理,并按照規定組織培養活動。

四、管理服務

(一)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所需費用在市人才專項資金中列支。

(二)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負責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工程的組織實施。

(三)培養對象需完成培養計劃并提交相應成果報告,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每年度對其進行考核。

(四)列為泉州市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對象者,三年內不重復參加本培養工程所組織的相關活動。申報過程中若有弄虛作假行為,一律取消其培養資格,并退回相關補助資金;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用人單位及相關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五)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在本年度培養工作完成后的一個月內,將實施情況報告報送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六)各年度可根據工作需要進行適當調整。

(七)本實施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負責解釋。

附件:《泉州市對外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對象申報表》

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6年3月16日

來源: 責任編輯:胡梓飚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偷拍久久肏屄aⅴ |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在线另类 | 亚洲国产欧美中文丝袜日韩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97免费视频 | 先锋影音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