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山線綠道精品示范段開放至今,深受市民朋友的喜愛,里面的特色景點獲得市民點贊,像月光漫道、玻璃棧道,很多市民去了又去。近期,有不少市民反映,玻璃棧道景點關閉。記者了解到,近期玻璃棧道在進行景觀提升和安全維護,將增設三輥閘門。此外,山線綠道還增添了一處“古道記憶”景點,融入了泉州的歷史文化。
玻璃棧道入口增設4個三輥閘
增設三個“閘門”控制人數
山線綠道精品示范段自開放以來,有“天空棧道”之稱的玻璃棧道景點一到周末高峰期就人山人海。人擠人不僅讓游客敗興而歸,也給景點的安保工作帶來不小挑戰。據了解,玻璃棧道景點的出入口,日常安排兩名工作人員把守。然而,面對高峰期的人流,人工疏導存在困難。“玻璃棧道上已經擠滿了人,后面的游客還是蜂擁而至。”一位現場工作人員表示。
據山線綠道項目管理方介紹,玻璃棧道面積400多平方米,理想的參觀人數是一次100人以內。針對前期高峰期時出現的人滿為患的問題,目前,管理方正新增安全防護設施,在玻璃棧道景點入口增設了4個三輥閘。屆時,游客要進入玻璃棧道,需排隊向保安免費領取卡片才能入閘。這樣一來,將方便工作人員控制進入玻璃棧道的人數。
記者了解到,玻璃棧道景點預計最快下周開放。
新景點融入泉州歷史文化
日前,記者還探訪了新增的“古道記憶”景點。這段“古道記憶”景點位于山線綠道洋店村段,距月光漫道200米左右。據設計人員莊女士介紹,“古道記憶”景點的選址位于相鄰的三座橋上,原計劃種上植被綠化,但由于這里可用的綠化空間只有約1米寬,且土層薄,綠化效果可能不佳。再加上山線綠道的線型走向上,這里曾有一條名為“東京大道”的古道,三四米寬,是過去泉州古城通往后渚港的通道,設計人員就產生了“古道記憶”這個創意,讓歷史文化的內容融入山線綠道。
“我們想讓古道以這種方式傳承下來,為此取名為‘古道記憶’。希望游客來山線綠道玩時,也能了解到歷史文化。”莊女士說,“古道記憶”整體簡介設在山線綠道洋店路段。
“古道記憶”示范段“香道”已建成
示范段“香道”已建成
據悉,按設想,“古道記憶”景點長100米左右,將展示永春的香道、德化的瓷器以及古代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的珠寶。目前示范段的香道已建成,長約12米。記者在玻璃罩里看到已經陳列了制香原料、竹筐、扁擔、陶罐等工具,邊上還有一個用水泥澆筑成的“竹簡”,上面寫著“早在宋朝,泉州舶司蒲壽庚通過海路進口名貴香料,制成各種香制品然后通過這條古道輸送到國內各地,或出口至東南亞各地……”等字樣。
“這些行為藝術小品,營造出當年阿拉伯人在此經商貿易殘留貨物的意境,引導人們去了解歷史。”據工作人員介紹,山線綠道連接的桃花山與大坪山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時期,大坪山和桃花山三面臨著江、海,從泉州古港——刺桐港進入古城的貨物在退潮時無法從水路運入古城,陸路必須通過桃花山和大坪山,這也是“東經常大道”的由來,阿拉伯人在道路沿線居住或開店經商,洋店村因此得名。
來源:泉州網 責任編輯:曾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