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陳藝仁在彈奏
站著親像東西塔,倒了親像洛陽橋,冬瓜大粒也是菜,做人卡秤彩……”近日,一首旋律歡快的閩南歌曲《泉州爽》在網上流傳。這是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一位名叫陳藝仁的本土創作人自己作詞作曲、自己演唱制作的歌曲,他擔心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會說閩南語,希望通過用歌曲傳播的方式,讓閩南文化能夠傳承下去。
2003年陳藝仁大學畢業后,在公司上班,后來自己開設計公司。在學校他學的是美術專業,但一直喜愛音樂,創作歌曲是他人生的最大愛好。他常說,好的音樂催人奮進、催人淚下。如今,他在老家洛陽鎮從事電商,雖然職業與自己所學的專業和愛好相差甚遠,但他沒有忘記初衷,堅持創作歌曲。2014年他的第一張專輯《逆風前行》發行,里面收錄了《春夏秋冬》《時間沙漏》等8首歌,雖然專輯的發行量不是很大,但他樂此不疲。
“‘站著親像東西塔,倒了親像洛陽橋’是我父親在我小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印象中在我30歲以后,就很少聽到他這樣說我了。”陳藝仁感慨地說,隨著時代的變遷,2010年后出生的本土孩子,很多已經慢慢地淡忘了閩南語,還有一部分甚至不會說,遺失了“母語”。作為“80后”的他,這兩年開始創作閩南語歌曲,《泉州爽》是他的第二首閩南語歌曲,第一首是《洛陽少年》。他希望閩南語能得以代代傳承下去。
陳藝仁介紹,歌詞內容他從回憶小時候家鄉老人常常在嘴邊念的話寫起,比如“作田要好田邊,住厝要好厝邊”“犁田出好牛,病久見孝子”等,然后結合一些經典的閩南俚語、歇后語和自己對生活的理解補充串在一起,做成一首閩南歌曲。
《泉州爽》歌中融入了不少家鄉元素,陳藝仁帶著妻子許仙澄和女兒到海絲藝術公園、洛陽橋、泉州西街、開元寺拍攝,把家鄉的美景收錄鏡頭。他還準備將老君巖、承天寺等更多的泉州文化元素融入畫面,但因為疫情期間一些景區沒有開放而作罷。他在歌曲介紹中說道:“這首歌寫于2019年秋季,本打算2020年春節賀歲發行,因為疫情等因素,歌曲做了一些調整,現于2020年6月正式發布。”據介紹,由于時間關系,他不希望作品拖得太久,所以這個視頻他自己簡單拍了些素材剪輯。6月2日,他攜一家老小又走了一趟老城區,可惜承天寺因為疫情還沒開放,所以他們在承天寺門口和西街取景,并且逛了一趟洛陽橋和海絲藝術公園拍攝素材。
陳藝仁的女兒陳子嵐今年7歲,在《泉州爽》這首歌中,她用稚嫩的童聲領唱。陳藝仁說,女兒的閩南語說得并不流利,但領唱歌曲培養了女兒對閩南語的愛好。他說,自己是一名閩南人,平時寫寫家鄉的閩南歌,希望對傳承閩南文化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趙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