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泉州市文旅局承辦的2020年度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推介活動在泉州舉行。
2020年度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推介活動在泉州舉行
樹行業標桿 四個優秀項目分享經驗
泉州網4月24日訊 (記者張素萍)昨日,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泉州市文旅局承辦的2020年度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推介活動在泉州舉行。全國文物保護行業的專家學者、項目代表等100余人參加活動。
東南早報相關報道
活動中,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推薦了福建泉州府文廟大成殿修繕、山西臨汾堯都區東羊后土廟修繕、福建廈門鼓浪嶼日本領事館舊址修繕、廣東河源仙坑村四角樓修繕4個2020年度的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實施單位代表分享了項目亮點與經驗,協會專家對項目進行了點評。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張磊表示,優秀古跡遺址保護項目宣傳推介活動是國家文物局的一項重點工作,所選項目代表了行業的先進水平;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王力軍表示,希望通過活動,樹立行業旗艦和質量標桿,弘揚工匠精神,展現行業風采,同時發現查找當前文物保護項目存在的共性問題,為后續加強項目管理和制度建設提供依據。
泉州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星羅棋布,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居福建省設區市首位。泉州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率先實施文化遺產保護立法,新成立泉州市遺產保護管理中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機構,建立百人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庫、千人志愿者服務隊、千人一線巡查員。在文物保護上,始終“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加強專業力量建設、培育技術工匠和傳承人,落實好“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措施。
昨日下午,與會代表進行了學術研討。北京市文物建筑保護設計所所長黎冬青、浙江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盧遠征、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查群、東南大學教授周琦分別從北方地區、南方地區文物建筑設計修繕的特點、設計與施工的銜接、近現代建筑的保護等方面做了學術報告。
據悉,以活動為契機,泉州將繼承優秀傳統,提升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展示保護成果,傳播保護知識,宣傳保護理念,提高全社會對文物事業的關注、參與和監督。
泉州府文廟大成殿
專家點評
文廟大成殿修繕項目“特別老實”
昨日,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管理處主任何振良現場分享了泉州府文廟大成殿修繕項目的經驗,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查群現場予以點評。
“2003年至2004年,我曾經在泉州‘戰斗’過,我對泉州府文廟情有獨鐘。”在查群看來,泉州府文廟大成殿修繕項目可謂特別“老實”,“老老實實地遵守文物保護原則,落實‘最小干預’原則”。同時,項目施工過程中,設計全程介入跟隨,并邀請古建專家參與,“他們對福建地點古建筑非常了解,當施工遇到難題時,老先生們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此外,大成殿修繕項目也體現了對資料保存的重視,這是維修過程特別需要看重的,“這些資料對今后的保護、研究和維修至關重要”。
據介紹,泉州府文廟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是其主體建筑,2014年啟動保護性修繕工程,2015年基本完工。大成殿修繕工程按照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要求,盡可能保存原構件,盡可能真實完整地保存歷史信息和建筑風貌。
來源: 責任編輯:付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