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安,一群熱心人、一群喜歡閱讀的人走在一起,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經過交流商討,他們于2016年在南安溪美第二市場成立第一家“好讀書”公益圖書室。數年過去,他們已建成19家公益圖書室,藏書總量達到10萬余冊,初步建成覆蓋南安市“山區”“中部”“沿海”三大片區10個鄉鎮(街道)的公益圖書室閱讀服務體系。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文旅局獲悉,“好讀書”公益圖書室于近日入選2022年省級終身教育提質培優項目(終身教育創新基地)。
精彩的課堂走進“好讀書”公益圖書室
相聚公益 筑夢書香
穿過南安溪美第二市場的鬧市,可以看到一個通往二樓的階梯,二樓處的第一個門店,便是“好讀書”公益圖書室。圖書室十分敞亮,中間擺放著桌椅,靠墻的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圖書。書架分成年區、青少年區、小學區和期刊區等。這間圖書室自2016年5月對外開放至今,帶動了多家“好讀書”公益圖書室在南安落地。
“好讀書”公益圖書室發起人蘇曉玲說,一直在做公益的她身邊有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們常到南安各地家庭困難的學生家中開展幫扶。后來,大家一合計,公益圖書室便應運而生。
隨著愛心隊伍的壯大,“好讀書”公益圖書室也不斷壯大,愛心隊伍走進鄉鎮,走上山頭,“好讀書”公益圖書室也越建越多,南安市公益圖書室協會應運而生。該協會致力于積極建立和完善閱讀服務體系,為閱讀愛好者提供更好閱讀條件;不斷加大服務保障,著力推動重點群體、困難群體、特殊群體閱讀;匯聚社會力量,不斷增強共同推動全民閱讀的強大動力。如今“好讀書”公益圖書室覆蓋區域除溪美城區外,還有石井鎮、翔云鎮、侖蒼鎮、詩山鎮、省新鎮、蓬華鎮等地的鄉村,藏書總量達到10萬余冊。
蘇曉玲說,圖書室都是通過合作的方式建成的,合作單位免費提供場地、免水電費等,志愿者負責運營。她舉例,溪美第二市場是一家培訓機構老板無償提供的;侖蒼鎮輝煌村“好讀書”公益圖書室是通過村委會號召、鄉賢捐助的形式籌建的。
圖書幫扶 播撒希望
“考慮到困難學子們要走出困境,必須要有知識的助力,志愿者便把各類書本帶給學子。”南安市文旅局相關人士介紹說,將公益圖書帶到每個最需要的地方是南安市公益圖書室協會一直以來的初心。
借助“好讀書”公益圖書室的平臺,南安市公益圖書室協會常組織志愿者走訪困難學生家庭和孤兒院。走訪時,他們除了帶些生活必需品,每次都會為孩子們帶去圖書。書籍點亮了一雙雙眸子,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那一雙雙翻閱書籍的小手,那一張張微笑的小臉,定格在每個志愿者的腦海中。
每次走訪時,志愿者會把新的書籍留下,把孩子看完的書籍帶走,圖書就這樣“流動”起來。“流動”的書籍點亮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據了解,協會把公益讀書機構命名為“好讀書”,寄寓著“好(第四聲)讀書,讀好(第三聲)書,讀書好(第三聲)”的美好愿望。志愿者們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開展著閱讀公益活動,走出一條共建共享打造公共文化服務新陣地的路子。目前,南安市已設立19處公益圖書室志愿服務點,越來越多愛心人士加入“好讀書”公益圖書室的管理和服務中。
搭建平臺 收獲快樂
公益圖書室讓越來越多的群眾體會閱讀之樂,志愿者也在服務別人之中收獲快樂。據介紹,“好讀書”公益圖書室的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其中不乏行業精英,他們都有閱讀夢和公益夢。這些人把自己的夢想帶進“好讀書”,“好讀書”也給他們搭建了平臺,讓他們施展才華,也給許許多多“好讀書”的讀者們帶去知識和快樂。
一般在周末的晚上,“好讀書”公益圖書室就變成教室,志愿者變身老師,他們帶去專業知識,帶去快樂。閱讀課、文學座談會、詩歌鑒賞會、布袋戲巡演、公益小蛋糕制作課、作文課、法律知識講座……精彩的課堂走進“好讀書”公益圖書室,受到各界的廣泛好評。
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吸引著越來越多渴望知識的人走進“好讀書”。現在,公益圖書室已經逐漸成為南安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營造良好村區公共文化環境的重要載體之一,成為南安市打造公共文化服務的新陣地。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