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晚,泉州南音名家蘇統謀辭世,為南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長期從事南音傳承、弘揚和理論研究,桃李滿天下。2020年9月,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曲藝藝術家”,這是我省文藝家首次獲此殊榮。老藝術家突然辭世,令人悲痛,消息傳出后我市文藝界人士紛紛以各種形式緬懷。
蘇統謀(前排左二)獲評“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曲藝藝術家”(晉江市文化館 供圖)
蘇統謀為中國南音學會常務理事、晉江市南音協會會長、晉江市南音藝術團首席顧問,受聘泉州南音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專家組成員、《中國泉州南音集成》民間藝術家委員會委員、泉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碩士生導師,還被中國文聯、福建省文聯頒授“從事新中國文藝工作60年”和“從事福建文藝工作60年”紀念章。
1939年,蘇統謀出生在晉江深滬鎮的一個南音世家。祖父、父親都是深滬鎮御賓南音社藝術骨干,南音從小就在其耳邊縈繞,融入其血液。上世紀80年代初,蘇統謀調入市文化局工作,開始深入了解南音掌故,廣泛接觸各種流派,比較異同,尋找南音的正統之源。經過大半輩子的藝術探索與藝術實踐,他堅定地走正統南音之路,以“飽曲”著名,在唱功、琵琶指法和洞簫吹奏諸法上具有豐富的素養。
2003年,晉江正式對南音資料編撰工程立項。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蘇統謀開始專門從事南音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出版《弦管指譜大全》,收入傳統指譜65套。這是南音史上第一套借助電腦技術印制的指譜大全,被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視為“以現代方式保護和傳播南音藝術”的一大突破。此后,還陸續出版《弦管古曲選集》《弦管過支古曲選集》和《弦管名曲選》等著作。其中他主編的《弦管過支古曲選集》,被列為“晉江文化典藏”珍品之一。2007年,《弦管古曲選集》一、二卷出版時,我國著名學者田青為之作序,高度評價:“把分散在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起來并匯編出版,對任何部門來說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尤其是南音這類如同天書的古樂譜,共有八大本三四千個頁碼,對一個縣級市來說,也是個浩大工程。”
“南音是‘天籟之音’,它很好地延續著漢唐古樂血脈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理應受到全世界的矚目。”蘇統謀對南音申遺也作過不懈的努力,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泉州南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民大會堂頒發“世遺”紀念章時,蘇統謀作為南音項目代表前去領獎。
2020年9月,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儀式在蘇州舉行,蘇統謀和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蘇州評彈表演藝術家邢晏春被授予“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曲藝藝術家”榮譽稱號。在榮譽面前,他謙虛地說:“這份榮譽是南音給予的,是先人們給予的。我只是個開始,所做的不過是把珍貴的遺產保護好、傳下去。”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