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提出,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為一名工藝美術從業者,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經形成廣泛共識。我從事惠安石雕藝術已經38載,創作出更貼近人民群眾的優秀作品,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
吳德強作品《唱支山歌給黨聽》
創作主題石雕作品感黨恩
刀筆不停,創新不斷。2022年,我獲評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這是一名工藝美術從業者至高的榮耀,獲得這項殊榮后更不能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我就一直構思如何創作出一件優秀作品,來表達自己對黨的感恩之情。
《唱支山歌給黨聽》這首經典紅歌數十年來激蕩著無數人的心扉,在醞釀創作過程中,這首歌優美的旋律時常在我的腦海中縈繞。確定了熟悉的惠女題材后,惠女的萌童藝術形象在我腦中凸顯,我感悟到歌頌黨恩要從幼兒培養起,于是,我創作了漢白玉石雕作品《唱支山歌給黨聽》。這件作品以生長在海邊小鎮的三個小女孩為創作意象,她們身著惠安女傳統服飾,并排坐在礁石上歡唱這首經典紅歌,悠閑的坐姿、略顯稚嫩的表情,自信滿滿,沐浴在幸福溫暖的陽光之下。
惠女是我十分喜愛和熟悉的創作題材,此前就創作了一批惠女題材石雕作品,受到專家和同行的認可,其中,《同心協力》在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角逐中,榮獲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成為我市民間文藝家首次獲得這一獎項的作品。這件作品塑造了兩位惠安女勞動的場景,刻畫了惠安女勤勞樸實、積極樂觀的良好精神風貌,表現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藝術效果。
傳承發展好傳統石雕工藝
惠安石雕是一門優秀傳統工藝,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這幾十年來得到迅猛發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惠安石雕這一千年技藝在新時代得到傳承、發展,是我義不容辭的使命,也是廣大惠安石雕人必須始終恪守的匠人初心。此前我有幸獲評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輕工“大國工匠”和中國石雕藝術大師等“國字號”榮譽,這是鼓勵,也是鞭策,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2月25日晚,東南衛視《海峽藝術名家》推出我的個人專題,用了長達20分鐘推介我的石雕藝術傳承發展歷程。以個人薪火,點燃技藝傳承,作為一名傳承者一定要將眼光放得長遠一些,不能只顧當下,而要放到整個惠安石雕界未來的發展突破中。因而幾十年來,我不僅努力傳承好惠安石雕藝術,還在創新方面不斷探索尋求突破,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拿起惠安石雕的接力棒。
今年年初,我被聘為“泉州市招商大使”,這是市委市政府對我的信任和重托。今后我不僅要積極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以更加昂揚的奮進姿態,推動泉州工藝美術高質量發展,還要盡力為泉州良好的營商環境代言,向海內外泉州鄉賢和優秀企業家介紹各種投資興業的優惠政策,在全市招商引資中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