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君亮在工作室展示木雕作品
人物名片
鄭君亮
中國木雕藝術大師
中國木雕博物館研究員
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泉州市文化產業優秀人才
泉州臺商投資區鄭君亮藝術館館長
巧手雕神韻,創新出珍品。中國木雕藝術大師、泉州臺商投資區鄭君亮藝術館館長鄭君亮出生于木雕世家,數十年如一日地扎根洛陽古鎮,大膽創新,突破傳統技法,自創了“形影木雕”工藝,創作了一大批風格獨特的木雕藝術精品,頻頻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嘉獎,有的榮獲上海世博會“中華木雕精品展”特別金獎;有的在首屆“百鶴杯”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大賽上勇奪百鶴金鼎獎,備受業界矚目,成為創新型木雕藝術家。
如今,年過七旬的他更關注木雕傳承工作,數十年來已帶出了一大批徒弟,令人倍感欣慰的是,不僅其兩個兒子鄭生強和鄭生勇接過了木雕技藝傳承的衣缽,如今都是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其孫子鄭圣鑫、孫女鄭晶瑩也很好地掌握了木雕技藝,在全國全省專業展賽中摘金奪銀,一家數代木雕藝術不間斷傳承,見證了泉州雕藝千百年薪火相傳。
《海峽情深》勇奪百鶴金鼎獎
近段時間,鄭君亮的作品《海峽情深》在泉州中央商務區金花人民廣場參加泉州優品展,備受好評。該作品以香榧木為材料,細膩生動地刻畫了海峽兩岸惠安女和臺灣高山族少女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
這件作品重在寫實,趣在靈動飄逸,妙在神采飛揚,意在畫外之音,引發了廣泛共鳴,參加多個展賽屢屢奪金。其中,2019年11月,在首屆“百鶴杯”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大賽角逐中,勇奪百鶴金鼎獎。該大賽由中國輕工聯合會主辦,在工藝美術界分量極重。
一部泉州木雕史,就是一部弘揚閩南文化藝術的傳播史。閩南民間向來有尊仙敬佛習俗,佛教雕塑也成了泉州木雕的重要題材,長久以來,精品不斷。在鄭君亮的作品中,佛教神仙人物占了很大的比重。經過幾十年的雕藝鉆研,傳統的觀音、佛陀的雕法早已熟記于心,鄭君亮開始追求作品的創意。近幾年,鄭君亮的作品融合了更多的藝術元素,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作品也屢獲大獎。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鄭君亮的作品《禪心》榮獲“中華藝術·國家大師珍品系列薈展——中華木雕精品展”特別金獎。這件作品采用高貴的香榧木,運用雕塑機理對比的藝術手法,采用“快面”平刀的立體雕法,佛像線條流暢、色澤清雅,表達“禪”的境界,十分注重雕功和作品本身所要傳達的內涵和主題,是其重要代表作品。
《清香萬里飄》是鄭君亮的另一件得意之作,在這幅作品中,藥師菩薩身軀高大宏偉,把象征吉祥的清香荷花灑滿凡間,造福人民,該作品在2009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深圳)優秀作品評選中獲得“最佳創意獎”。他在這幅作品中把傳統的屏雕手法和石雕的線影法巧妙融合,以舍虛取實的手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得到了業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百年傳承推動雕刻融入百姓生活
從鄭君亮祖父開始,上百年來,鄭家就一直在從事木雕創作。鄭君亮自幼耳濡目染,對雕刻藝術極有濃厚的興趣。“小時候,在祖輩父輩的熏陶下,我空閑時就會拿著父親的刻刀學雕刻。”鄭君亮說,他對雕藝的興趣由來已久,后來還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思立,練就了一套嫻熟技藝。
1995年,他創辦了自己的木雕廠,事業進入了新階段,在自己創業后,鄭君亮依然潛心雕刻,雕刻技藝日臻成熟,很多作品在國內各種大賽中屢獲大獎。“我已經把木雕廠的品牌經營交給我兒子打理多年,自己潛心創作,希望能雕出更多的藝術珍品。”鄭君亮雖已70多歲,但仍然每日堅持創作。
鄭君亮創作作品時,善于在傳統中加入創新元素,珍品不斷涌現,不但在國內享有盛譽,而且韓國、泰國等國外的客商也慕名而來。其《三十三觀音》《五百羅漢》等作品在韓國、泰國很受歡迎。
近年來,他開始涉足高級別墅、酒店、寺廟的平雕設計,開辟了新的創作領域。“泉州作為遠近聞名的雕藝之鄉,雕刻藝術早已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日常,今后要創作更多生活化的作品,滿足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鄭君亮說。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