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片:蔡思雅,泉州市鯉城區人大代表、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國家三級演員。
走上舞臺 展示泉州風采
兒時的蔡思雅在偶然間聽到南音演奏后,便深深迷上了這項泉州非遺文化瑰寶。“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在確定了自己內心的熱愛后,小思雅便走上了拜師學藝之路,從南音到提線木偶,她全身心暢游在泉州非遺文化中。
“泉州非遺文化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鯉城區人大代表,我有責任和義務將其傳承好、弘揚好,這是我愿意為之奉獻一生的事業。”蔡思雅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她牢牢把握每次讓世界看到泉州的機會,先后參與錄制201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2022年福建省春晚、2022年央視CGTN外語頻道《傳承中國》、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江蘇衛視荔枝新聞《非遺有新人》等,讓泉州非遺文化走向更大的舞臺,讓更多人看到泉州、認識泉州、愛上泉州。
蔡思雅在刺桐幼兒園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蔡思雅走進升平社區弘揚提線木偶文化
走進校園 傳承泉州文化
非遺瑰寶熠熠生輝,光亮卻難以落入少年的眼中,泉州非遺傳承也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困局。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蔡思雅主動走進校園,擔任華僑大學華文教育研究院非遺課老師、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少年宮老師、晉江市浯潭小學特邀藝術課老師,并積極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常態化到泉州市刺桐幼兒園、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康橋紅橡樹幼兒園、晉江溜石中心小學等學校舉行展演活動,將泉州非遺帶入校園、帶上課堂。
今年,由蔡思雅參與編排的提線木偶《盧俊義之入城彩街》斬獲了全國“小梅花”獎集體獎。節目創編過程中,蔡思雅帶領泉州藝術學校提線木偶專業學生們刻苦排練、潛心打磨,在唱腔和木偶角色的神行上精雕細琢,最終憑借精彩表現,在集體項目中斬獲全國第三。當年播撒于蔡思雅心中的種子已然開花結果,如今她也成了一名播種者,把種子撒向更多孩子的心中。
蔡思雅在促進社區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接待群眾
蔡思雅積極參與“杜蘇芮”臺風過后的除障工作
走向群眾 彰顯履職擔當
提出議案建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為民代言的重要形式。自泉州申遺成功后,鯉城作為泉州古城核心區,文旅產業迅速發展,同時也面臨著多元文旅新業態培育等挑戰。蔡思雅常年為非遺傳承工作奔走,對文商旅融合發展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身為區人大代表文化旅游發展活動小組的一員,她深入走訪老字號商戶,調研多家酒店民宿,詳細了解運營管理、品牌建設等情況。在梳理各類信息之后,她結合我區實際提出了《關于推動鯉城區旅游經濟老字號與民宿融合共營的建議》,并被列為區人大常委會2023年重點督辦代表建議件,蔡思雅用自己的有效履職為鯉城文旅“老資源”探索“新模式”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蔡思雅不僅在非遺傳承發展中主動履職,在關鍵時刻也總是沖在前頭。泉州突發疫情時,蔡思雅奔赴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并主演了提線木偶防疫短劇《爭做文明泉州人》,向廣大民眾宣傳防疫知識。臺風“杜蘇芮”襲擊泉州期間,蔡思雅也協助做好防汛防臺、災后恢復等工作。人大代表的擔當使命她始終謹記于心,“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我要堅定不移地和人民站在一處,共同克服艱難險阻。”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