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式上,泉州特色戲曲元素亮相,集中展示“閩南戲窩子”實力。 (陳起拓 攝)
燈塔引航,破浪篤行。加快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離不開思想的指引、精神的支撐、文化的滋養。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方向明,方能思路清。
近年來,泉州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穩中求進、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敢于斗爭,不斷提升思想引領力、輿情引導力、文化軟實力、國際傳播力、隊伍戰斗力,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泉州實踐凝心聚力、造勢鼓勁。
理論武裝入腦入心,新聞宣傳濃墨重彩,文明行為蔚然成風,文化傳承碩果累累……鋪開新時代泉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畫卷,亮點閃耀,催人奮進。宣傳思想文化的力量,如靜水深流浸潤心田,如吹響號角激情奮進,將黨的聲音傳播至千家萬戶,與泉州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高舉思想旗幟 真理之光照耀奮進征程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偉大的思想,必定指引時代前行的方向。高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讓發展目標更明確、路徑更清晰。
泉州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重中之重,引導全市上下深學細悟篤行,凝聚黨心民心,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
爭當理論武裝“優等生”,理論學習氛圍愈發濃厚——
市委在全市開展爭當理論武裝“優等生”活動,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深入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貫徹理論學習始終,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持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感悟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輔導讀物、《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習近平著作選讀》等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理論學習的案頭卷、必讀書。
2021年以來,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85次集中專題學習,舉辦16場“華大講堂”專題講座,帶動各縣(市、區)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研討1156次,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2022年,中宣部主管的《黨委中心組學習》以“泉州市聚焦提升‘四力’ 推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走深走實”為題刊發我市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經驗交流文章。
構建全域化立體式大宣講工作格局,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
扎實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市領導深入基層,帶頭宣講。創新宣講方式方法,堅持線上線下融合推進,做強做大“新思想‘泉’民講”、“福小宣·‘泉’民講”等理論宣講品牌,推出“愛拼敢贏說擔當”“學習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精神 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 推動泉州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特色宣講活動,以全媒體方式、大眾化語言、藝術化形式系列走進機關企事業單位、走進城鄉社區、走進各類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用接地氣的形式、鮮活的語言,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泉州市構建全域化立體式大宣講工作格局,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圖為“愛拼敢贏說擔當”宣講活動現場。(資料圖片)
2020年“‘泉’民開講”宣講項目正式實施,在“‘泉’民開講”示范帶動下,各縣(市、區)立足本地工作實際,培育“一縣一品”基層理論宣講特色品牌,在全市構建全域化立體式大宣講工作格局。洛江區打造“洛地有聲”品牌、鯉城區探索“福鯉桐聲”宣講、南安市推出“理響武榮”特色理論宣講、惠安縣的“惠明理”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團……通過創新“一縣一品”基層特色理論宣講,讓更多的基層群眾成為宣講主體,深入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36000多場次,受眾人群1500余萬人次,進一步講好泉州故事、傳播好泉州聲音,推動基層理論宣講賦能泉州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個集體獲中宣部表彰“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3個集體獲省委宣傳部表彰“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3個項目獲“省級理論進基層示范點”項目立項。
一場場形式新、接地氣、聚人氣的宣講,把“基本原理”變成“生動道理”,讓黨員群眾在小故事里感受大時代。
拓展理論研究深度,理論闡釋持續深化——
在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上鉚足力氣、下足功夫,發揮泉州作為“晉江經驗”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優勢,深化“晉江經驗”的研究闡釋,2022年承辦“‘晉江經驗’與習近平經濟思想理論研討會”,回顧“晉江經驗”提出的時代背景、歷史過程、理論內涵、實踐價值,深入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推動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貫徹走深走實。建好用好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泉州實踐基地,開展“‘晉江經驗’的時代價值與現實啟示”課題研究和“‘晉江經驗’與習近平經濟思想”理論研討,提升理論研究的資政實效。
開展“世遺泉州”主題研究和宣傳,編撰出版《泉州與世界海洋文明》文集,召開“泉州與世界海洋文明”學術研討會,深化對泉州與世界海洋文明的研究,促進世遺典范城市創建和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學習熱潮涌動泉州。高舉思想旗幟,全市上下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不斷筑牢。
壯大主流輿論 時代強音響徹世遺之城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泉州大拼經濟、大抓發展有“速”更有“數”。
分析“成績單”,展現“含金量”——
各級媒體策劃訪談、述評等深度報道,推出視頻、長圖等新媒體產品,通過采訪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專家等,詳細解析泉州經濟發展的“形”與“勢”、“量”與“質”,將一個自信的、開放的、拼搏的泉州展現出來。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泉州篇,泉州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使命在肩。泉州深化宣傳引導創新,制定實施相關措施,構建全平臺聯動格局,讓正能量實現大流量。
市委宣傳部打造正能量傳播矩陣,不斷創新策劃、加強指導。新聞戰線深入調研、錘煉“四力”,以一個個有溫度、有筋骨、有力量的精品佳作,強信心暖人心筑同心。
重大主題報道濃墨重彩、有聲有色——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民營經濟發展、中德科技論壇、“海絲”僑商投資貿易大會、海藝節等重要活動、關鍵節點,圍繞“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優化營商環境、民營經濟發展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等專題專欄……全市各級媒體記者訪企業、進車間、到一線,充分報道泉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舉措、成果成效,讓主旋律成為聚民心的正能量。
2021年至2023年,泉州每年在中央、省媒體均推出相關報道2萬多篇(條)。一個個精心策劃的專欄專題、一組組精準聚焦的重頭報道,鞏固壯大主流輿論,講好泉州故事,傳播泉州好聲音。
權威發布、深情創作,群眾愛聽愛看、愛刷愛贊——
常態化高水準發布,生動展現大拼經濟、大抓發展的泉州形象。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公室聯合組織舉辦系列新聞發布會。10月起,每周一個部門亮相,聚焦大拼經濟、大抓發展,圍繞實施“抓項目、促發展”系列專項行動,回應群眾所急所需所盼。
媒體融合大潮下,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優化提升“泉州發布”新媒體政務平臺,打造市委市政府權威信息發布端口、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陣地和便民服務渠道。
組織舉辦“晉江經驗”20周年集中采訪活動,協同召開福建省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新聞發布會,全網相關信息5000多篇(條),累計閱讀量達3.5億+,讓“晉江經驗”綻放時代光芒。
推動媒體融合走深走實,構建全媒體傳播新格局——
為答好媒體融合這道時代命題,泉州市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有序推進”工作要求,加快推進泉州晚報社、泉州廣播電視臺建設融媒體中心;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提質增效,全市5家縣級融媒體中心入選全省30強,數量居全省首位。
泉州晚報社“泉州通”客戶端和微信、微博、頭條號、抖音號等全矩陣用戶數超2120萬,居全省地市報前列。泉州廣播電視臺“泉媒體”視頻號發展迅猛,今年以來推送2700多條,原創量超70%,增粉300%。泉州晚報社獲評“中國地方黨媒融合發展年度創新獎”,“黨媒智媒體與大數據服務云平臺構建與應用”獲評“全國地方黨媒融合發展創新優秀項目”,“泉州通智媒體與大數據服務平臺”榮獲2021—2022年度全國媒體融合技術應用優秀案例,該項目還獲評2023年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弘揚新風正氣 文明風尚潤澤泉州大地
清朗網絡空間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網絡執法聯動機制、指導推動泉港探索縣域網絡綜合治理新模式、總結提煉網絡輿情應對處置“三個一”工作法;打造網上品牌主題活動,泉州好聲音頻頻出圈出彩,正能量大流量構建主流輿論新格局……全市網信部門統籌推進網上正面宣傳引導、網絡安全保障、信息化發展,推動網信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新突破。
如今的泉州,網絡文明畫卷繽紛多彩,網絡安全屏障日益堅固,全社會共建共享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
新時代以來,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示范培育、成風化人,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持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樹立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鮮明導向。
讓道德之花常開——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泉港大隊涂嶺中隊二級警長潘加聲,保護正在執勤的戰友不幸因公犧牲,以路為家護平安潤物無聲暖民心;泉港區前黃鎮鳳山村村民莊美珍,48年如一日贍養公公,默默踐行著孝老愛親美德,小小身板用愛撐起一個家;石獅市公安局錦尚派出所所長蔡海炳,從警20多年共參與偵破3000多起各類刑事案件,樸實善念鑄大愛忠誠為民踐初心;市直公務用車平臺駕駛員史玉陽,勇斗歹徒,擒拿小偷,心系困難群眾捐款捐物,見義勇為30年身負重傷不言悔……
回首泉州大地那些感人的瞬間,盤點那些刻骨銘心的溫暖,總會讓人熱淚盈眶,心生敬仰。截至目前,全市有7人次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30人次獲評福建省道德模范、213人次獲評泉州市道德模范,92人入選中國好人、201人(組)入選福建好人。
如今的泉州,好人好事不斷涌現,崇德向善蔚然成風。
讓文明之樹常青——
出臺《泉州市文明行為促進辦法》,制作印發《名城煥新貌 刺桐花正紅》《市民文明手冊》10萬冊,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深化文明社區(村)創建等重點工作,“家鄉紅館我代言”“溫陵人家”“和美泉州”等創新經驗從泉州走向全國。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建立文明實踐中心(所、站)2686個,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近6萬場次。146萬名志愿者群體托起“志愿情、泉州紅”品牌,8000多家志愿服務組織、150多萬人次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成為城市溫暖底色。
如今的泉州,文明之風吹遍每個角落,良好社會風尚正在形成。
讓榜樣力量常存——
越來越多泉州人在道德力量的感召下,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建成道德模范館,458名市民入選中國、福建好人榜(泉州市道德模范)。這些典型,使我們倡導的價值觀念變得具體生動、可感可知,讓人們真切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價值觀的力量,激發了人們的思想認同、情感共鳴和效仿意愿。
如今的泉州,見賢思齊、爭當先進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
聚力傳承創新 新時代文化事業生機盎然
“首次參加總臺春晚,南音綻放異彩,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千年傳承魅力。”以世界級非遺南音為底色的創意歌曲《百鳥歸巢》首次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歌曲融入梨園戲手姿和泉州花燈藝術,運用多種創新技術打造科技感十足的“文化年夜飯”,深受海內外觀眾好評。
借泉州世遺城市名氣攀升之勢,當前,泉州正努力鍛造世遺文化品牌,加快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傳統文化與新興業態碰撞出絢麗火花,文化產業發展成為經濟堅強韌性的有力支撐。據統計口徑,最新可采集年度,泉州文化產業增加值超700億元,增加值增長率位居全省第一,增加值總量連續10年居全省第一,實現增加值、增長率“雙第一”。
文化保護傳承再添動能——
一條海上絲路,萬千非遺瑰寶。泉州文化底蘊深厚、文明延綿不絕,文化遺產星羅棋布、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緊盯創建世遺典范城市目標,深入推進泉州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立法工作,出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辦法》;深入實施“福”文化、“福獅”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舉辦“福獅”文創設計大賽,推動福文化落地生根、創新發展;聯合廈門大學開展海洋文化建設的政策措施研究,不斷豐富海洋文化內涵……如何激活泉州歷史文化的“一池春水”,是我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需要作答的時代課題。
文藝精品創作歷史突破——
30集電視連續劇《愛拼會贏》榮獲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并和32集電視連續劇《此心安處是吾鄉》在央視一套播出。泉州南音《百鳥歸巢》亮相央視春晚,高甲戲《圍頭新娘》作為我省唯一入選劇目,參加第三屆全國戲曲會演;梨園戲《陳三五娘》、高甲戲《連升三級》《鳳冠夢》入選中宣部2023年度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向同行,用真情記錄泉州奮進的鏗鏘足音,用赤誠謳歌泉州發展的火熱實踐。
文藝惠民活動落地生根——
持續強化優質閱讀內容供給、完善基層社區閱讀服務功能,首批11個古代書院復興復建、430家百姓書房深入厝邊頭尾、2059個農家書屋改造提升,15分鐘閱讀圈從城市向農村全面鋪開;舉辦“泉心泉藝”——送歡樂下基層、“泉”城藝啟動、百姓大舞臺等各類群眾性文化惠民活動等2500多場,受眾達130多萬人次;開展“閱見世遺 讀懂泉州”“4·23世界讀書日”系列主題活動,舉辦第九屆海峽讀者節暨第二屆福建新華閱讀大會·青少年閱讀論壇,在促進全民閱讀、營造濃厚書香氛圍中傳承海絲文脈。
通過把文化大餐送到群眾家門口,泉州著力打造文化惠民工程,多項惠民活動讓文化在基層生根發芽,讓文化惠民有“溫度”。
文化產業發展蹄疾步穩——
全市共新增32家影視企業。《春色寄情人》《煥羽》《好樣的!國貨》等9個劇組來泉取景拍攝。《漂洋過海只為你》代表全省參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七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電視劇《此心安處是吾鄉》在央視一套上映。
“北印科技成果對接交流會”成功舉辦,“2023印刷包裝產業經濟論壇暨全國印刷經理人年會”對接落地,泉州印刷軍團備受矚目。11家企業榮獲“福建省示范印刷企業”稱號,2家企業榮獲“第九屆中華印制大獎”,6家企業入選“2023中國印刷包裝企業100強”,連續五年成為全國地級市入選百強印刷企業最多的城市。
持續深化“掃黃打非”部門協同機制,突出示范帶動引領,營造風清氣正的文化環境。泉州市“掃黃打非”領導小組辦公室兩次被評為“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在全省“掃黃打非”工作考評中,我市連續5年位列第一檔次。
隨著我市文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文化產業的帶動和關聯效應日益突出,“文化+創意設計”“文化+互聯網”等跨界融合成為全市文化產業一道亮麗的風景。
文旅融合快速發展——
編制《泉州文化和旅游招商手冊》,發布16條世遺主題線路、10條泉州古城CityWalk徒步漫游線路和“光明之城祈福游”線路,推出“世遺泉州·全域旅游卡”,大力培育演唱會經濟、美食經濟,持續辦好“四季泉州”文旅主題、美食嘉年華等系列活動,不斷完善旅游住宿、交通出行等配套,全面釋放文旅經濟效益。中山路獲評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金磚文創花燈系列、印象閩南紅磚茶盤入選文旅部“中國旅游日·中國禮物”。省文旅經濟系列報道《泉州市長帶你游》短視頻的點贊量、轉發量均達10萬+。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如今的泉州,新時代文化事業生機盎然。
促進交流互鑒 21世紀“海絲名城”品牌持續擦亮
漲海聲中萬國商。700年前這里是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從這里啟程。如今以“多元包容”為底色的泉州,正向世界發出最誠摯的邀請。
10月13日,第12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在中國茶都安溪縣舉辦,上百名國際民間藝術家以民間藝術為紐帶,跨越山海、薈萃安溪,還原“宋元泉州‘東方第一大港’的城市夢華”;12月8日,第五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用一場文化盛宴告訴世界:千百年來,絲綢之路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薪火相傳,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共同延續著千年的榮光與智慧。
“一次性看到這么多國家和地區充滿特色的舞蹈,非常過癮。藝術最能消除隔閡,拉近情感,在藝術中我感受到了世界人民團結友好的氣氛。”以藝術為媒,泉州搭起了與世界文化互鑒共享的橋梁,文化之花更加絢麗綻放,21世紀“海絲名城”品牌持續擦亮。
“泉州從來不缺故事,而且盛產故事。”年初,福建省首個地市級國際傳播中心、國內唯一以“海絲”為特色的國際傳播中心——泉州海絲國際傳播中心正式成立。
借助海絲國際傳播中心平臺,泉州正積極發揮在文脈、人脈、血脈上的優勢,匯聚媒體、僑、商和國際友人的力量,以閩南味、國際范、現代化的創新表達方式,講好泉州故事、傳播好泉州聲音,不斷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國際影響力。
“宋元中國 海絲泉州”火爆出圈——
白巖松等知名人士擔任“海絲泉州推薦官”,“穿越宋元·知行泉州”“泉州兔兔”“蟳埔女”等多個泉州話題曝光量15億+,泉州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影響力城市年度榜單(2023)”,入選“一帶一路”建設案例城市,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把泉州作為“一生至少要來一次的城市”,“宋元中國·海絲泉州”的品牌力、影響力持續攀升。
閩南文化走向世界——
刺桐花開馬尼拉,絲路揚帆情誼濃。《刺桐花開》《百鳥歸巢》《絲路揚帆》……11月3日上午,2023(菲律賓)世界閩南文化節開幕式在菲律賓舉行,向海外僑胞全面地展示了閩南文化獨特的內涵和魅力;菲中電視周、“尋訪海絲印記 讀懂中華文明”國際人文交流走進泉州等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舉行,中伊紀錄片《伊路向東》之《海絲起點——泉州》等泉州作品在全球展播;成功舉辦2023全球閩南人少兒電視春晚、第六屆閩南童謠暨首屆閩南話講故事大賽,三集紀錄片《重返刺桐城》再現古刺桐盛況……世遺泉州攜手海內外泉州人在新的海上絲綢之路上再度出發,讓“閩南之花”在世界綻放。
守護兩岸文化根脈——
兩岸一家親、融合向未來。成功舉辦第十七屆閩臺對渡文化節、全球閩南語歌星選拔賽以及“我們一樣YOUNG”“臺生世遺文化研習營”等活動,促進海峽兩岸文化融合,加深新生一代對故土家園的情感。持續辦好《關心兩岸》等2檔入島廣播節目及《唐山過臺灣》等13檔入島電視節目,深化與《臺灣導報》合作,辦好“刺桐之聲”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臺賬號,展現泉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民眾生活、信仰習俗和惠臺政策,講好泉臺交流往來、融合發展故事,強化兩岸人民血肉聯系,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不斷深化厚植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
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市委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推動各級黨委(黨組)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深入開展“落實力、專業化”雙提升和宣傳工作典型培育活動,全面加強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黨的政治建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持續培育“宣”鋒特色黨建品牌,全戰線形成了旗幟鮮明講政治、精益求精拼業務的濃厚氛圍,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歷史已寫下輝煌過往,時間正掀開嶄新一頁。
站在新的起點上,泉州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始終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意氣風發、昂首前行,踏上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奮力開創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