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華,60歲,后龍鎮上西村村民。是一名優秀的鄉村醫生,村老協會理事,協助村委會處理民事糾紛、開展公益活動等。和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特別是其丈夫擔任村主干后,劉素華全力支持丈夫工作,當好賢內助,帶領兒子、媳婦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讓丈夫更好、更放心地去開展村上的工作。她通情達理、持家有道、孝敬老人、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婆媳關系相處融洽,成為村里公認的好婆婆。她用傳統婦女的純樸、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人們常說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難上加難,但劉素華認為做一個好婆婆并不難。婆 媳的關系不好處,但她覺得這種事只有兩好才能擱一好,媳婦邁進門,就是咱家的人,她看的比閨女還珍貴。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用胡小林的話說,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么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有著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也是做長輩的基本道德標準。她對孩子們的付出也換來了兒子兒媳的孝心,特別是兒媳,知道婆婆一向是把自己當閨女看待,也都一直得到婆婆的關愛,都能理解婆婆的苦心。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樸素、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家庭和睦的事情廣為村里所稱道。
劉素華不光持家有方,和鄰里的關系也都處得十分融洽。村里的老人們說起劉素華,都豎大拇指:那真是個好人哪!老人說,這么些年沒有見她和媳婦吵過一次架。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家里田地摘下來新鮮蔬菜就送給鄰居嘗鮮,老協會有什么活動,更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鼓勵孩子們參加,說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鬧和高興,鄉親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流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