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于1963年,1983年經人介紹和丈夫蔣明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夫妻倆恩恩愛愛,相敬如賓,張細珠為人勤勞能干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就這樣他們幸福的度過了20個年頭。但是上帝可能是太過于艷羨別人的好,2003年丈夫的一紙病書讓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無盡的深淵。癌癥,這個可怕的惡魔不久便奪去了丈夫年輕的生命。并因此拋下了十幾萬的債務及年邁的公婆及一雙年幼的兒女。
婆婆受不了兒子的痛苦突發腦梗塞,從此癱瘓在床。這一躺便是三年。三年來,張細珠忍受著失去丈夫的痛苦,承擔起家里的大小事務。一方面還得養家糊口。生活無不艱辛。
在她精心的照顧、關心下,婆婆的被褥整天干干凈凈,婆婆從頭到腳都是干凈、整潔的,每當親戚鄰里來看望婆婆時。婆婆都會流著激動的淚向他們訴說,我雖然身體不好,但我命好,有這樣孝順的好媳婦。兒媳心細,有耐心,從不因侍候婆婆而抱怨一句,從不因肩上的擔子重而發一次脾氣,婆婆每天看到的是她那張關切、疼愛婆婆的笑臉,聽到的是一句句關心體貼的問候:媽,今天好些嗎?媽今天想吃點啥呀……,每天婆婆看到兒媳為她做完一系列的護理后,頭上的汗珠,總心疼地拉著兒媳的手流著淚水,孩子,媽媽拖累你了,以后,不用為我經常洗頭、洗腳、按摩了,媽實在不忍心讓你整天這么辛苦呀,聽著婆婆這么一說,張細珠非常感動,并笑著對婆婆說:媽,您放心,我年輕,身體棒呢,再說孝敬您,照顧您是我應該做的,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善良的兒媳呀。
張細珠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多年如一日擦屎端尿,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從沒有怨言,無論多忙,照顧老人從不馬虎,直到2006年7月80歲的婆婆帶著滿足安詳地離開了人世。張細珠的婆婆是不幸的但也是幸福的。她失去了兒子卻有一位人見人夸的好兒媳。
以為從此以后,一家子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可苦難似乎沒有結束。婆婆去世后不久公公也倒下了。老年癡呆,行動部便,生活也沒有辦法自理。不幸接踵而至,再堅強的人都會崩潰,張細珠不是鋼她也會累,會痛苦,可是她沒有機會喘息。她獨自吞下苦難,又像以前照顧婆婆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公公。
或許這是一個被下了毒咒的家庭,她含辛茹苦終于把一雙兒女拉扯打,她欣慰自己這些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兒女是她堅強的理由,是她活下去的希望。而上帝卻又狠心地抽走建造希望的基石。2008年,還只有22歲的兒子蔣生輝被診斷出患有骨髓癌。世界仿佛瞬間倒塌,是什么竟然可以讓一個家庭如此不幸。張細珠或許就是那個被命運扼住了喉嚨但還是要拼命呼吸的人。她部相信兒子就這樣離去。她四處尋醫問藥,部放棄一線生存的希望?缮畹睦Э,經濟的拮據,以及病魔的猖狂,又豈是她能改變得了的。她能做得只有加倍地照顧關心兒子,公公。她要用加倍的愛陪伴他們行走所剩不多的人生之旅。
她2009年被評為崇武鎮“好兒媳”稱號。她實至名歸,她的事跡值得很多人去學習。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善待父母公婆。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