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非遺文化 > 內容

南音:最完整古老樂種之一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2-05-16

  泉州南音又稱南曲、南管、南樂、弦管,是我國古代音樂文化中保存最豐富、最完整的古老樂種之一,是漢唐、兩寧以來,歷代中原移民南遷,把中原音樂帶入泉州晉江流域,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歷史積淀。

  泉州南音由“大譜”、“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稱“指”、“譜”、“曲”)組成。“大譜”為純器樂曲,現存16套;“指套”為套曲,現存48套;“散曲”為清唱曲,數量有三千首之多。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為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拍板者居中而歌,承續于漢代相和歌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寶貴遺制;其工乂譜記法以“乂工六思一”五個簡筆漢字記譜,對應宮商角徵羽,旁邊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號而自成體系,是唐的遺存;所使用樂器橫抱的曲頸琵琶、十目九節的洞簫、以及二弦、三弦、拍板等,保留漢唐古樂器的遺制;南音屬曲牌體音樂,除保留了許多古調名、古牌名外,曲目中蘊涵了大量晉清商樂、唐宋雅樂以及宋元明以來的佛曲、戲曲音樂等豐富的內容和元素。南音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的音韻。南音曲調優美,節奏徐緩,古樸幽雅,委婉深情。因此,南音被海內外專家譽為中國古典音樂的明珠、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2002年12月被亞太文化中心列入傳統民間表演藝術數據庫。

  泉州為南音發祥地,南音從泉州傳播到閩南地區,流播至臺灣、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區。泉州南音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陶冶情操、自娛自樂的文化表現形式,它與閩南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閩南人聚居之地幾乎都有民間南音社團。泉州南音同時成為維系海外僑胞和臺灣同胞鄉親的精神紐帶。1981年以來,泉州市舉辦過8屆國際南音大會唱,海內外弦友匯聚泉州交流南音藝術,同唱鄉音,共敘鄉情。泉州市政府于2002年7月正式將南音提出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及非物白云山 文化遺產代表作,并于2004年4月出臺《泉州南音保護和振興十年規劃》。2006年,文化部將南音列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備選項目之一。

來源:海峽文創網 責任編輯:阮李理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 |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人成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 亚洲不卡永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