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作為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擁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資源,如何才能讓這些寶貴的資源煥發新的生機?日前,閩南民間藝術市場探索研討會在鯉城區舉行,吸引了省內眾多專家到場獻計獻策。
培養觀眾群體是首要任務
“民間表演藝術與舞臺表演藝術要走向市場化,需要一個成熟的演出市場。要把這個市場培養起來,極需觀念的轉變。”福建省歌舞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編導謝南說。他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夢幻五環”編導組組長,對將傳統民間藝術搬上舞臺有長時間的實踐和探索經驗。
謝南認為,閩南民間藝術要市場化運作首先應培養觀眾群體。目前,民間藝術市場化演出,老百姓要自己掏錢去買票,這對主創人員的要求更加高了。
在研討會上,許多專家認為精品創作是閩南民間藝術走向市場的必由之路。市文廣新局社文非遺科科長謝萬智說,民間文化是草根藝術,在傳承傳統文化不是要照搬民間的一套,而是應抓住民間的創意、亮點,找到一個民間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點,打造出既有時代特征,又有傳統民間藝術原始神韻的藝術精品。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尪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