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鄉賢出資修復
這座彌陀造像被炸毀后,“身首異處”地在地上靜靜躺了幾十年,直到2002年經媒體報道后引起了南安市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2003年由鎮政府和村委會成立了石佛修復委員會,文物管理部門協助制定維修方案,鄉賢陳由興捐資50萬元,對石佛造像進行全面維修。經過當地能工巧匠的努力,這座宋代立佛又重新“站立”起來了。整座立佛身高6.12米,蓮座高0.20米,通高6.32米。
據介紹,為了保證恢復宋代立佛歷史原貌,在修復過程中認真做到了“外表無痕,含接細微、牢固,新舊石保證做到通體一致,復舊如初”的總體要求,施工人員在施工中邊清理、邊考證,做好測量、拍攝和記錄等工作,既保證了工程質量,也為今后研究宋代石雕藝術留下珍貴資料。
2004年8月,南安將妙峰山彌陀造像申報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旋即成功入選,目前正準備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安市博物副研究員楊小川說:“妙峰山彌陀造像的突出價值體現在造像的銘文有明確紀年,是閩南宋代石刻造像唯一有銘文紀年之石佛,銘文與有關史料的記載又可相互印證,為研究我國南方特別是福建宋代時期的雕刻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可見,妙峰山彌陀造像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泉州市博物館館長陳建中多年前曾與省文物專家一道探訪考證,進一步證實該石佛系我省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宋代彌陀造像。日前他到現場查看修復后,認為這尊彌陀造像還原修復得很好,完全符合文物修補的要求,很好地恢復其歷史原貌,保證了其雕刻藝術不失真。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尪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