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慘淡
“這些榮譽只能留著做紀念。”年近花甲的劉碧蘭嘆了口氣,“現在我的作品不奢望賣個好價錢,能賣出去就不錯了。”據介紹,該公司現有產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現在市場很不好,業務不多,工廠請不起很多工人,只能勉強帶幾個徒弟。”在劉碧蘭看來,市場不盡如人意除了跟經濟大環境有關外,還有機器“惹的禍”。
“以前我通常會選擇凝澤如玉的上等青石,在光澤的石表面上,用尖細工具琢鏨, 以鏨點粗細疏密的線條在石板面上表現各種照片、美術圖畫,力求作品細膩逼真獨具神韻。這種純手工影雕,常常被搶購,供不應求。”劉碧蘭說,但近些年,雕刻手法已經從純手工、手工(電動結合手工)發展到激光、噴砂、專用設備等各種機器化雕刻。
“規格相同的一件作品,機器大概十天便能完成,而傳統手工雕可能需要1-2個月才能完成。雖然機械做出來的沒有質感,但是外行人無法看出,價格也與我們手工做的并無差異,1平方米從幾百元到1000多元不等。”劉碧蘭有些無奈。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尪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