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文化 光耀四海
發布時間:2013-05-26 來源:泉州晚報

《連升三級》紅遍大江南北
泉州市高甲戲劇團上個世紀60年代初創演的《連升三級》,是中國當代十大喜劇之一,多次奉調晉京獻演,得到首都觀眾的一致好評,郭沫若、田漢、老舍、鄧拓等為之題詩撰文,盛贊高甲戲丑角表演達到“登峰造極”,譽稱《連升三級》是一顆“南海明珠”。
《連升三級》由劇作家王冬青創作于1958年夏,不久后泉州市高甲戲劇團排演該劇。半個多世紀以來,該劇歷盡滄桑、千錘百煉,成為一部膾炙人口的高甲戲傳統保留劇目。1993年被評為“中國當代十大喜劇之一”。
“把丑角演絕了,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連升三級》的表演藝術集中挖掘、繼承了高甲戲丑行表演特色,除了兩個旦外,其余幾乎是丑角。包括冠袍丑、公子丑、方巾丑、破衫丑、家丁丑。甚至花臉的魏忠賢、老生的崇禎皇帝,都是丑的形象。故事結構以傳統表演藝術組織節奏,烘托感情,刻畫性格,突出高甲戲丑角表演特色和深厚的地方戲色彩,構成了一幅豐富多彩的封建社會“百丑圖”。
《大河謠》入選中宣部 “五個一工程”
1993年,剛創排不久的 高甲戲《大河謠》參加全國地方戲曲交流演出(南方片),榮獲優秀劇目獎、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等一系列獎項; 1994年4月,《大河謠》獲文化部“文華大獎”;1994年7月,《大河謠》入選中宣部“五個一工程”,成為福建首個入選“五個一工程”的戲曲節目;1994年11月,《大河謠》獲中國劇協“曹禺文學作品獎”。
《大河謠》圍繞治理黃河展開戲劇沖突,將記載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榮辱興衰的黃河作為描寫對象,選材獨特。在對劇中人物瀟灑、幽默的性格特征和深沉、執著的科學精神,以及復雜的生命體驗、豐富的生活和壯志未酬的悲劇人生的描寫中,作者將尋求獨特的創作視角作為主動的藝術追求,并且很好地融匯到作品的主題之中。
柯派高甲戲四進央視春節戲曲晚會
柯派高甲戲丑行表演藝術在全國戲曲界聲名遠播,獨特的表演藝術受到海內外觀眾的喜愛,逐漸成為全國丑行表演藝術的重要代表??屡筛呒讘虺笮斜硌菟囆g創始人為“閩南第一丑”柯賢溪,俗稱肖羅溪表演藝術,發祥于晉江。
2006年以來,晉江高甲戲劇團四度受邀參演央視春節戲曲晚會。2005年,晉江高甲戲劇團創排的《四個丑媽選女婿》參加福建省梨園百花春晚會,獨特的表演技藝深深折服了來閩考察的央視戲曲春晚總導演滕海濤。2006年滕導便力邀晉江市高甲戲劇團參加央視春節戲曲晚會演出。此次晉京表演大獲成功,該團精心創排的《花婆鬧春》成為該年度最優秀的三個戲曲春晚節目之一。此后,該團登上戲曲春晚的《牛王迎親》、《玉兔弄春》和《金龍煥彩》三個節目,均以當年的生肖為主題,很好地將我國傳統文化習俗與晉江高甲戲獨特的魅力結合起來,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
[責任編輯: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