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妮麗
記者見到邱懿武時,他正騎著自己研發的創意產品“智行車”與投資人簽約。一張稚氣未脫的臉,時常泛起羞澀的笑容,很難想象邱懿武這樣一個年輕創業者已有著資深的創業經歷,并帶領一支“90后”團隊闖蕩世界。目前,他創立的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造”)已獲得兩輪投資,兩筆投資共約1000萬元。
近3年來,云造團隊獲得超過20項德國紅點獎(設計界的奧斯卡獎);他們將自己的真知灼見與先進的科技、設計、互聯網結合,并通過眾籌平臺將產品賣到澳大利亞等地。他們在設計界做出了一系列讓投資者、消費者驚嘆的創舉。
自己造武器去打仗
說起創業緣由,邱懿武講述了他的故事。邱懿武兒時生活在浙江溫州這樣一個充滿商業氣息的土壤中,周圍都是生產各種產品的公司,這種“人人創業”的環境對邱懿武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就讀于浙江大學工業設計系的邱懿武在上學期間就成立了實驗室,幫別人做設計外包項目,慢慢形成了一支核心設計團隊。畢業后,他曾進入阿里巴巴、索尼等大型企業從事設計服務工作,他發現,作為“乙方”,永遠都只能屈從于“甲方”,自己很多想法無法實現。半年后,他從公司跳槽出來,自己找投資并設計產品,用他的話說,就是自己造武器去打仗。
隨著時代的發展,工業設計也發生了很大變化。2013年,邱懿武成立了云造,從軟件、咨詢以及設計服務開始轉向智能產品設計。他的夢想是設計一款能改變生活、接近現實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開發了一些軟件項目,如在線名片定制、互聯網汽車云服務平臺等。
目前,云造主要從事智能代步工具的設計、研發、銷售以及智行車社區運營。智行車的“智”表現在它置入芯片后可以和用戶溝通,用戶通過APP和智行車交互。未來,還可將性格引入智行車當中,即通過記錄用戶的使用習慣,車被慢慢人性化,具有性格、種族和群體之分。同時,智行車可以和LBS結合,如在車上安裝七彩燈,車會隨著環境而改變自身的顏色。
目前,智行車的智能模塊設有GPS定位模塊、GPRS通信模塊、藍牙4.0模塊、高性能處理器和車載OS1.0,并可通過手機APP連接車身。為了讓車更輕更小,車身采用鋁鎂合金材質,總重僅12公斤。
據了解,2014年云造獲得百萬級天使投資,2015年初又完成千萬級融資,由順為資本領投、米倉資本跟投。
做未來的特斯拉
邱懿武在大學期間就研發過幾款代步工具。在他看來,智能代步出行的前景非常樂觀。百度在做自行車,小米也在做自行車,很多傳統互聯網公司也想做自行車。自行車會成為智能領域向外拓展的一個新方向,這個領域和互聯網連接將產生很多機會。
智行車的研發始于2014年9月,目的是為解決在大城市擁堵時的城市通勤問題。“因為城市化發展,電動車需求量非常大,這個機遇成就了浙江臺州、永康等產業集群的地方經濟發展。但現在國內很多電動車外觀很土氣,不被時尚的年輕人認可。用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的話說,這是一個足夠大的市場,而且是剛需,有很大的機會挖掘出專注于做代步工具的另一個‘小米’。”邱懿武表示。
“我一直有一個造車的夢想,有機會的話我可能會造自己的汽車,做未來的特斯拉。”邱懿武說,“云造就像一個實驗室,去追求我們感興趣的事情,時機成熟時會讓背后的股東來投資。代步工具不是來自客戶的需求,而是我們對用戶、對自己內心的洞察,然后跟嗅覺敏銳的投資者交流。我們希望能整合一切資源去實現這件事情,這個過程也是在詮釋我們自己對設計的理解和設計的跨界。”
創業最難的是什么
對邱懿武來說,產品做出來容易,但供應鏈方面仍需時間積淀和經驗積累。智行車大批量生產時,外觀設計的差異性會使成本增加,僅車身結構的開模成本就高達幾十萬元。而批量生產的品質控制也面臨較大困難,而這些增加的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能否為這些成本買單,也是一個未知數。
邱懿武發現,設計師都喜歡創造新產品,但他更愿意對舊產品做一些改進、提升,他覺得這樣更接地氣。麥頓投資董事長兼CEO邱立平也認同他的觀點:“產品要常態化,在恰當的時候開發出恰當的產品,符合當時人們的需求。”
戈壁投資合伙人徐晨也表示:“如何從現有產品中挖掘潛力,這是所有創業團隊應該做的事情,因為連續做產品或者反復做爆款非常難。”在徐晨看來,產品以設計取勝,更人性化、體驗更好的產品在未來更受歡迎。
“我們從兩個角度決定投資:一是產品,二是團隊。判斷產品的未來,是看其發展趨勢是否越來越智能化。判斷團隊,是看其有沒有能力在未來高速變化的環境中把握住機會。”邱立平表示。
邱懿武說:“我覺得創新不是我發明了什么東西。我們做的是傳統領域的某一個分類,但我們通過優勢去做整合式創新,以設計為導向,不斷優化和升級產品,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價值,這也是設計創新和其他創新不一樣的地方。設計師是有情懷的,其追求的價值除了商業價值之外,還有用戶價值,這是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林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