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鼎立雕刻集團董事長、中國石雕藝術大師王向榮
作為中國石雕藝術大師,王向榮希望雕藝作品走入千家萬戶。
泉州網-泉州晚報訊站在鼎立藝術館前,塊面結合的簡約外形充滿時代感和國際性,而廣場上的惠女石雕和藝術館頂部的精致雕塑,又有著濃濃的惠安傳統雕藝文化色彩。這樣的結合,恰好傳遞了王向榮設立藝術館的初衷——讓國內外藝術家和惠安本土雕藝大師在此交流、爭鳴。
這位鼎立雕刻集團董事長、中國石雕藝術大師,一路沾著石粉走來,卻堅定地邁向自己的夢想:讓雕刻藝術走進生活、走進千家萬戶。
在剛剛結束的文博會上,王向榮的這件《惠女系列·晨》獲得海峽兩岸工藝美術界首次攜手評選的“中華工藝精品獎”金獎。作品背后就是鼎立藝術館,該館將成為國內外藝術家和本土雕藝家交流的平臺。
搭建雕藝國際交流平臺
“從企業經營角度來講,很少有人會花大精力投建一個非盈利性的平臺。”王向榮坦言,這幾年公司做工程賺了一些錢,希望可以回報社會、回報這片養育自己的土地,“而建造藝術館,讓惠安雕藝發揚光大,就是最好的回報方式之一”。
鼎立創辦至今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認識、積累了一大批國內外一流雕塑藝術家。這些資源如何充分挖掘,為惠安雕藝產業所用?王向榮想到了建造藝術館,“希望搭建一個平臺,匯聚國內外雕塑藝術家與惠安本土雕刻家、工藝美術大師,進行同臺展示、交流,共同促進惠安雕藝的提升”。于是就有了這個投入大量精力、財力精心建造的鼎立藝術館。
在王向榮的藍圖里,未來,鼎立藝術館將成為一個國際性、開放性、時尚性的學術交流和藝術作品展示平臺,定期舉辦各類石雕玉雕文化主題展覽、學術研討、藝術講座、美育教學等活動。“藝術館的建成,對鼎立而言是一個新的跨越,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感,促使我們在不斷探索和引領的道路上,尋找到更多更新的可能性。”
“問石——中國當代國際石雕藝術邀請展”展出了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的6位藝術家和國內24位當代雕塑藝術家的70多件石雕作品。圖為著名雕塑家、魯迅美院教授賀中令的作品《東北虎》。
讓雕藝品走進千家萬戶
雖然鼎立的作品已經聞名海內外,但王向榮對石雕行業的現狀并不滿足,“從中國目前的情況看,雕刻藝術品還是很欠缺的,很多作品都是傳統題材,真正有創新、具有時代特征的作品還是很少”。
為此,鼎立開始探尋一種全新的石雕藝術商業模式。2011年,公司籌備打造“三摩地·石創”石雕藝術品牌,通過“石創組合”的自主開拓創新,為當下的生活提供傳世雕藝精品;并匯集出自世界各地當代著名雕塑藝術家、工藝美術大師之手的石雕、玉雕珍品,推薦給愛好者和收藏家。
在王向榮看來,雕藝作品的功能遠不止是審美,還要讓人有所悟、有所感。“我們的作品力求生活化、具有時尚性,把哲學、儒學、佛學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融合進去,注入‘三摩地·石創’的設計理念中,讓美融入生活,讓藝術來提升生活的品位。”
據悉,“石創組合”目前已研發創作完成了數百件藝術作品,并已取得國家外觀設計專利和版權保護,首批發布了彌勒系列中的福星、福到、福緣、福運、福音系列,十二生肖中的唐裝、旗袍系列及惠女系列。
“希望通過‘三摩地·石創’品牌,讓雕刻藝術品走進生活,走進千家萬戶。”王向榮說,在完成了首批新品研發后,接下來將通過線上、線下的渠道去推廣。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謝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