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化創新已經成為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國家戰略。文化創意產業是促進社會凝聚力和國家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理解與合作。城市實力靠經濟,城市品位靠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基因的陜西,在文化創新領域的作用日漸升級。
互聯網時代 文化經濟浪潮下的文創布局
縱觀全國,杭州是文創帶動城市發展的典型樣本。截至今年9月,杭州市上市文創類企業達2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有60多家。文化底蘊深厚的成都也在加快西部文創的步伐,錦里、寬窄巷子,成都文創曾為全國樹立了文化融合商業開發的典型范例,隨之而來的東郊記憶等,更是打造了一批專業化創意園區。
成都東郊記憶夜景
一個具有生命力的文創產業生態圈,能夠通過吸引國內有影響力和潛力的創新型文創品牌、IP、藝術家和從業者,并在數據支持、服務、交互、投資、成果轉化和媒體六大方面對入駐品牌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和扶持,以順應市場模式,還會探索出一種能夠與街區相融合的文化底蘊,構建一種全新“文創+”產業發展模式,打造出一個融合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成為未來文創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聚集設計創意 大西安的“文化創意”產業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地標,從城墻到鐘樓,從大雁塔到長安塔,無一不銘刻著西安的文化印記。體驗經濟的時代,要將消費者從電商重新引入實體店,就必須將生活、社交、工作、娛樂緊密結合。文創園區以其濃厚的文化底蘊、參與感互動性和情感上的貼切,吸引著消費者熱捧。
在西安,有著大華1935、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紡織城藝術區等為老牌文創項目,也在不斷的涌現出一批有“創意”的文化創意項目。如浐灞區的絲路創意夢工廠、西咸新區的灃濱水鎮等。當一座座城市被形形色色的建筑充斥著彼此、千篇一律的鋼筋水泥毀掉了城市中有生命力的的部分的時候,大華1935通過對一項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通過創意改造,建成一個集合現代社會城市綜合功能,涵蓋文化藝術中心、工業遺產博物館、小劇場集群、購物街區等城市生活多種功能、多樣文化、多元消費相融合的大型綜合文化中心,它更偏重于純商業開發類。老鋼廠是作為創意設計類的產業園項目在西安有其獨特性,無論是結構空間的改造,還是建筑的設計、業態的規劃更包含了文化和創意的元素。
大華1935
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創意產業園區在西安這片文化熱土上經過多年的發展成長,也在不斷延展出新的方向。絲路創意夢工廠就是新興項目的代表之一,它是浐灞生態區首家文化創意產業園,集展示、藝術、商務、酒店于一體,被稱為第四代新興立體孵化生態園區。在建筑設計上,該項目更賦予時尚和文化內涵,極具視覺沖擊力。在業態配比上,聚合了研發基地、LOFT辦公、聯合辦公、設計工作室、展覽空間、培訓基地、空中劇場、專業書店、手工工坊、餐飲、軟裝家居創意零售、公寓式酒店、配套零售、休閑健身等多種業態,是一站式的文創產業服務,是滿足全方位需求的藝術生活之地,更具活力和互聯網時代下的文化IP風潮。這種藝術文創、商業交易、生活商務配套復合式文創產業模式,使其成為西部文創圈最具活力的文創集散地。
絲路創意夢工廠效果圖
文創產業不僅僅具有現代城市文化的屬性,更與傳統有著不可割舍的聯結。那么如何在傳統“民俗+小吃+休閑旅游”小鎮的模板上,走出一條“優美小鎮產業發展模式”的新路,已經是當下凸顯出的一道難題。創意與休閑的結合恰恰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答案。在陜西,中國灃河•灃濱水鎮作為首個創意產業小鎮,成為了文創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的典型案例。該項目是集“詩禮文化展示、濱水生態體驗、創意產業聚集”于一身的“新型優美小鎮”,在項目功能體系構成中,設計創意園區作為水鎮發展的核心動力,以建筑相關生產型創意設計產業為主導,消費型設計產業為補充,融合優越的工作環境、專業的服務體系和優厚的配套政策,打造“景區中的產業園區”,形成區域產業引爆點。同時,項目兼具自然生態、詩禮文化、休閑宜居、品質居住的文旅品質,無論是創意展示、非遺體驗、文化展示、慢生活、樂活親子、溫泉度假、主題院館、水景演繹等都能滿足,將以獨特的生活方式,體現項目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中國灃河•灃濱水鎮
當下,文化創意已經成為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小到一座文化商業體驗中心,大到創意產業園區,無不滲透著文化創意的的痕跡,西安有著優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旅游、文化教育、影視廣告等資源,未來,充滿文化韻味的各式文創建筑,生機勃勃而又各具特色的眾多文創空間將會陸續在西安涌現,并迸發出新的活力。
探討項目規劃運營困惑迷思,撥開文化旅游地產前行迷霧,開啟中國文旅地產變革之局,一場中國文旅商業地產人的專屬盛會即將耀世綻放!
來源:贏商網 責任編輯:謝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