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泉州有99間宮廟祀奉
傳說,郭子儀率兵收復長安時,雷海青曾帶領天兵天將,在空中助其一舉殲滅賊寇,奪回唐室江山。南宋末年,端宗被元兵追趕,從海道逃往莆田途中,突遇風暴襲擊。萬分危急之際,又是雷海青在空中帶神兵解難,使君臣得以安然脫險。端宗定神后翹首仰望,只見云端上帥旗繡著“雷”字,因“雨”字頭被云霧遮蔽了,只隱約認出下邊的“田”字,于是下詔封其為“田都元帥”。民間視其為保境安民的天神廣泛迎奉,舊時僅泉州府城便有99間宮廟祀奉雷海青,位于西街的奉圣宮是其中規模最大、建造時間最早的一間,且被泉郡畬族雷姓族人視為家廟。奉圣宮至今仍不定期舉行“田都元帥巡境放兵”儀式,擇吉日抬著“田都元帥”神轎巡境,意在“請元帥放出天兵天將”來驅邪除惡,保境安民。
而南管戲班,尤其是閩臺的梨園、高甲和木偶等戲班均視雷海青為“戲神”,尊稱為“相公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八月十六相公爺祭日、生日期間,各戲班都會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來紀念這位德藝雙馨的戲神,不少戲班還在排演新戲后首先向“相公爺”獻戲展演。因民間傳說雷海青為棄嬰,被遺棄期間,曾有一毛蟹“吐沫濡之”,所以戲班中供奉的雷海青神像與民間略有不同,常在臉上繪一只毛蟹,有的在嘴部,有的在額上,臺灣地區的傳統戲劇演員中甚至至今保留著 “不吃毛蟹”的禁忌,以示對戲神的崇敬和紀念。
來源: 責任編輯:謝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