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水
【人物名片】
蘇東水,泉州人,國內外享有盛名的管理學家,“泉州模式”理論的首創者,是東方管理學派的創始人。蘇東水一直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索東方管理文化的淵源、應用、體系,建立東方管理模式為己任,他提出的“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人為為人”的東方管理學核心思想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認同。現為復旦大學首席教授,世界管理學者協會聯盟(IFSAM)中國委員會主席、中國國民經濟管理學會會長等。
開拓創新
再現“市井十洲人”的繁榮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蘇東水說,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他認為,按照東方管理文化的角度講,泉州文化具備諸多優勢,形成十大奇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市井十洲人”的國際城市、閩南建筑藝術秀出東南、名街古巷完好保存、名剎古寺云集、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名橋云集、戲曲藝術之鄉、名山勝地和美食藝術等,泉州作為東亞文化之都是當之無愧的。
泉州的宗教文化優勢突出,出現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多教共存的和諧景象,這情況在全球罕見。而國外一些地方,教派之間的沖突不斷。蘇東水認為,泉州要有更包容的胸懷吸引更多世界級企業來泉投資興業,吸引更多世界級企業家和專家來泉發展,再現“市井十洲人”的繁榮景象。
蘇東水說,國外許多國家十分注重保護和弘揚區域文化,以此來推動當地文化發展,泉州應該進一步發揮東亞文化之都的優勢,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發展文化經濟
打造新“泉州模式”
上個世紀80年代,泉州鄉鎮企業要走什么路,要怎么發展?成為困擾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當時蘇東水提出了“泉州模式”,為泉州鄉鎮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最初“泉州模式”的基本特點是:股份制經濟形式、外向型的市場經濟、國際化的經營道路、僑洋式的生產條件和靈活的經營管理等,成為可以和“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相媲美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
“泉州模式的根本性破解之路是鄉鎮企業股份制改造,當時沒有人敢提。”蘇東水說,當時為了推動這項工作,他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論述泉州要建立股份制發展鄉鎮企業。蘇東水對“泉州模式”信心源于這種模式根植于泉州經濟的土壤,反映了泉州經濟的社會現實,這也正是“泉州模式”的生命力所在。近 30年來,泉州經濟的飛速發展充分證明了當年提出的“泉州模式”的理論科學性。
蘇東水認為,經過近30年的發展,泉州企業已為“泉州模式”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和價值,創新發展“泉州模式”,形成了發達的集群經濟、特色的縣域經濟、活力的品牌經濟、發展的創新經濟和新型的文化經濟。
建立東亞文化國際合作機構
蘇東水是國內研究東方管理學、人為科學和管理心理學等學科的主要先行者,他提出的“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人為為人”的東方管理學核心思想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認同,被譽為中國管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11月22日,蘇東水教授應邀回鄉參加由泉州市僑商聯合會等舉辦的首屆“刺桐里·僑商會經濟論壇”,他運用東方管理文化把脈“泉州企業未來發展方向”。他說,東方管理文化歷經了“古為今用”、“東西合璧”、“走向世界”、“形成體系”、“創立學派”等五個互動交叉的發展過程。閩南文化發展傳播與此十分接近,特別是泉州人愛拼敢贏的精神為現代創新型企業發展提供很好的精神支柱。
蘇東水建議泉州要盡早建立以泉州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國際合作機構,開展年會,加強東亞文化交流;要制定“泉州東亞文化之都”發展戰略;要發展東亞文化教育,創辦東亞大學;要借鑒上海等大城市的發展經驗,服務泉州發展。
蘇東水認為未來泉州要瞄準五大市場,進行深度開發:一是泉州特色的旅游市場、擴大開放的海洋市場、連接內外的“海絲”市場、歷史悠久的瓷器市場、東亞水谷的資源市場等。 □本報記者陳智勇 文/圖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謝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