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產業智庫 > 內容

安溪首創“山長制” 加強森林資源管護

時間:2017-12-25 來源:泉州晚報

原來是光禿禿的黃土地,現在好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作為全國產茶重點縣,安溪縣茶園面積達60萬畝。但茶山存在生態脆弱、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今年以來,安溪縣借鑒“河長制”的經驗做法,率先在感德鎮試點,探索建立“山長制”管護新機制,這在福建省尚屬首創。

每天按片區進行巡查管護

昨日,筆者驅車前往感德鎮,由于天氣比較冷,8點了整個鎮區還很平靜,筆者遇上了騎摩托車正準備上山巡山的吳金電和他的同事。

吳金電是安溪縣感德鎮大格村村民,今年他還有一個新身份——林地管護員。“我們早上正常是8點左右開始出門巡山,每天爬30多公里的山路,到劃分給自己的片區去巡山,仔細查看每一棵林木的狀況。主要是看看樹木有沒有被亂砍濫伐,如果有就及時制止,并且向上級反映。” 吳金電說。像吳金電一樣的林地管護員,在感德鎮共有16名。

為了加強對林地管護員的管理,感德鎮山長制辦公室負責給每個管護員發放約2000元的工資,當地還在每個山頭安裝了監控探頭,一可以實時監控林地的狀況,另外還能監督管護員的日常工作。

“我們安裝監控攝像頭的作用就是為了監督護林員到底有沒有履行護林員的職責”。安溪縣感德鎮山長制辦公室負責人劉加陣告訴筆者,我們可以在山長制辦公室的監控電腦上看到大格村片區林地管護員巡查情況。“包括其他片區的情況,我們都可以通過探頭監督隨時看到林地管護員巡山情況”。

今年以來,安溪縣在感德鎮建立鎮、村兩級“山長管理體系”,即鎮長擔任“總山長”、村委會主任擔任“村山長”。各級“山長”對所轄區域林帶保護管理、茶山生態修復保護負總責,及時制止破壞林帶、違規使用除草劑等破壞生態的行為,有效形成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長效機制。

分級負責齊抓共管

“作為大格村山長,我的職責是監督護林員是不是盡職盡責、在崗在位,并且組織村干部隨時對我村的森林資源進行定期檢查,隨時掌握動態”,安溪縣感德鎮大格村村委會主任、大格村山長蘇良輝如是說。

作為感德鎮的總山長,安溪縣感德鎮鎮長王燾宗告訴我們,“作為鎮總山長,我在山長制的執行過程中,主要做到總策劃、總協調、總監督,確保山長制的一系列措施和目標能夠按期如期進行”。據介紹,除了維護,山長還聯合森林公安機關開展涉林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今年以來,感德鎮發現并處理各類行政違法案件2起,制止教育各類輕微破壞以及苗頭性違法行為6起。

“定期地開展專門的打擊涉林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一旦發現有涉林違法犯罪及時查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留死角,為山長制這項工作保駕護航”,安溪縣公安局豐田森林派出所相關負責人如是道。

據了解,安溪縣擁有林業用地面積331.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6.57%,森林蓄積量為721.1萬立方米。目前安溪縣24個鄉鎮已全部啟動了森林資源管護體制改革工作,全縣將劃分為339個管護責任片,全面推廣“山長制”管護新機制,真正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的森林資源管護新格局。

安溪縣林業局副局長劉全能說:“我縣借鑒河長制的經驗做法,探索建立山長制這種管護機制,就是要強化各級山長的責任和作用,形成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全民共管的森林資源管護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縣、鄉鎮、村三級的山長管護體系,更好保護好綠水青山”。

業內人士認為,設立“山長”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森林,但從監督層面上來講,因為專人專責,責任到人,讓責任有了一個清晰的落點。河長管河,山長管山,大家各負其責,層層傳導壓力,級級壓實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各項制度落實到實處,綠水青山才能真正讓百姓受益,成為名副其實的金山銀山。

(張曉斌 許麗永)

[責任編輯:林思喆]

延伸閱讀

查看評論發表評論 |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本網保持中立

請遵守相關規定
如果你對本網站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到創意團論壇交流反饋。看不清楚?點擊換一張

編輯部公告

本網熱忱歡迎網友投稿,您可以從以下方式中任選其一:

投稿郵箱:whcyw888@163.com

注冊論壇:創意團(www.hxci.cn/bbs/)

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有码中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午夜电影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