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產業智庫 > 內容

“媒體大腦”上線,新聞生產搭上AI快車

時間:2017-12-27 來源:科技日報

12月26日,中國第一個媒體人工智能平臺“媒體大腦”由新華社正式發布上線。

對,又是人工智能。這個集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于一身的平臺,又打算干些啥?

新華社和阿里巴巴集團合資成立的新華智云負責此平臺的研發和落地。其聯席CEO傅丕毅這樣回答——賦能媒體,提升媒體在智能時代的新聞生產、分發和監測能力。

多年來,媒體內容生產的環節并沒有發生多少革命性的變化:搜集線索,確定選題,查找資料,采訪,成文…… “媒體大腦”提供的服務內容,就覆蓋了這一套新聞生產的全流程。它包括2410(智能媒體生產平臺)、新聞分發、采蜜(語音轉文字)、版權監測、人臉核查、用戶畫像、智能會話和語音合成等八大功能。

它是一個開放平臺,各媒體機構申請即可入駐,共享其數據資源。

傅丕毅認為,長遠來看,2410對媒體行業可能產生的影響最大。這是個24小時不休的平臺。目前,它能智能識別火災、爆炸、交通碰撞事故等特定場景和突發事件。它將通過攝像頭、傳感器、無人機、行車記錄儀等智能采集設備,結合新聞發生地附近的多維數據,實時檢測新聞事件,智能生成數據新聞和富媒體資訊內容,并將之提供給媒體和記者。“它代表了我們未來獲取信息、呈現信息的一種可能性,對媒體而言是一種質變。”傅丕毅說。

新華智云聯席CEO徐常亮則覺得,版權監測功能可以對媒體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使用該功能后,媒體的各類原創內容都將納入“媒體大腦”的保護下。“當各類媒體的原創文章匯總到云上后,對這些文章轉載、引用或者盜用、洗稿,都會形成一個清晰的網絡,媒體能夠掌握信息的傳遞和演變流程。”徐常亮表示。

“媒體大腦”其他版塊也各有不同的針對環節:采蜜,將語音轉成文字;人臉核查,在圖片、視頻素材中精確定位人物,防止張冠李戴;智能分發,依托新聞分發渠道,通過大數據在智能硬件等設備上為讀者精準推送新聞資訊……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吳飛表示,“媒體大腦”將人、物、視頻和文本等所有信息串連在一起,為萬物皆媒體的時代打下了基礎。

不過,當一個個攝像頭和芯片都學會了采集和發布信息,記者這個職業何以自處?

徐常亮說,媒體人短時間內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不大,但人工智能可以幫到記者的地方有很多。傅丕毅做過多年記者,他直言,媒體內容的競爭力最終體現在思想力上。

[責任編輯:曾麗芬]

延伸閱讀

查看評論發表評論 |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本網保持中立

請遵守相關規定
如果你對本網站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到創意團論壇交流反饋。看不清楚?點擊換一張

編輯部公告

本網熱忱歡迎網友投稿,您可以從以下方式中任選其一:

投稿郵箱:whcyw888@163.com

注冊論壇:創意團(www.hxci.cn/bbs/)

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开心激情在线 | 亚洲免费图区在线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 | 宅男午夜免费看片在线播放 | 亚洲v日韩v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