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公告
本網熱忱歡迎網友投稿,您可以從以下方式中任選其一:
投稿郵箱:whcyw888@163.com
1月3日,國務院批準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山東省發改委主任張新文近日介紹,作為我國首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試驗區,山東未來將深刻調整偏重的產業結構,提升發展文化創意等五大優勢產業,把傳統優勢轉化成品牌優勢和競爭優勢。這預示著,山東改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環境又有了新的政策支撐。
作為文化大省,山東是諸子百家爭鳴之地,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為其提供了廣袤深厚的文化土壤。而文化創意產業依托智力資源、以創意創造為主,低碳、綠色、可持續特征明顯,勢必會成為齊魯大地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科學發展的重要引擎。
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山東的文化創意產業總體上乏善可陳。以文化消費為例。2016年,山東省居民人均文化消費支出為1754元,低于江蘇(2515元)、北京(3687元),甚至低于全國1915元的平均水平。統計顯示,2016年,山東省文化消費潛在規模達4691億元,而實際消費規模僅為1736億元,消費缺口達2955億元。
為補齊文化消費的短板,山東在2017年舉辦了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旨在發揮財政杠桿“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拉動全社會的文化消費。山東省文化廳廳長王磊說,通過舉辦消費季,首先是探索建立了促進文化消費的長效機制,其次是培養了群眾的文化消費習慣。這兩點都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山東文化消費的短板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瓶頸。相關專家指出,好的資源得不到適當的開發,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不好的關鍵。這其中,需要做好“筑巢引新鳳”的文章,在政策等方面多方發力,為人才引進、資金流入提供支持。
在頂層設計方面,2017年7月印發的《山東省文化廳“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強調,“十三五”時期山東將落實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的各項政策,加強文化資源梳理與共享,整合社會文化創意開發資源,采取多種方式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推動設計作品成果轉化和應用。2017年初,山東還啟動了文化創意集市建設。山東省文化廳文化產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文化創意集市建設計劃,旨在加強文化企業孵化器、公共服務平臺、眾創空間建設,支持“專、精、特、新、優”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鼓勵文化產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而伴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山東文創行業也開始“抱團取暖”。2017年12月,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在濟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專家、學者與山東17個地市的百余家文化創意單位、企業匯聚一堂,聚焦文創行業,共同探討山東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方向與未來,推動文創產業升級與融合發展。
在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王廷琦看來,文化創意產業是內容產業,必須要把握正確導向,不斷提升文化創意設計的文化內涵,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應堅持創新驅動,加大對原創精品的扶持力度,培養創新思維人才與團隊,壯大文創設計企業實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高迎剛告訴記者,“文化+”已經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煉金石”。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在整體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既是增長新動力,也是反映經濟質量的重要標志。
山東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起山東將積極搭建文化產業發展的要素平臺,包括推動文化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培育一批文化產業特色小鎮、建好用好文化產業公共平臺等。通過上述舉措,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一極。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