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產業智庫 > 內容

“數字化+文創”,文博專家有話說

時間:2018-11-22 來源:中國文化報

即使是文博“門外漢”,許多人也發現,博物館越來越“好玩”了。博物館展廳放置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的互動游戲設備,高清數字技術制作的古代書畫動了起來,更不用說憑借電視和互聯網風靡一時的《國寶檔案》和敦煌“數字供養人”計劃……博物館和文物藏品不再是靜態的、冷冰冰的,而是逐漸借助互聯網技術,真正“活”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

11月16日,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主辦,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承辦的“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利用高峰論壇暨創意大師工作坊”在天津拉開帷幕,200余位國內外知名博物館、美術館負責人,文創領域專家學者以及知名設計師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博物館IP開發的可實施路徑,分享博物館文創開發的范例,探究博物館文創對現代生活美學的推動與創新。數字化與博物館文創究竟能夠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且看文博專家怎么說。

文物數字化建設:

挖掘文物保護利用的潛力

據了解,此次論壇是“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的重要板塊。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金鵬介紹,論壇之所以以“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利用”為主題,是因為“大家對博物館數字化的認識仍不一致”。他認為,數字化是當下博物館文物保護及開發利用的必經之路,“因為只有數字化才能做到在不損害文物本體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解讀、傳播、創意設計,進而使其真正進入百姓生活。”金鵬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專家都認為利用大數據技術,打造內容詳盡、科學完善的文物數據庫,是文物保護和文創開發的基礎。據悉,我國許多博物館都開展了文物數字化掃描、存檔工作。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舉例,隨著對古代墓葬的搶救性發掘,該館現收藏有640幅唐墓壁畫,為實現壁畫的永久保存和更好展示,該館對壁畫進行了數字化記錄和研究展示。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也告訴記者,該院迄今完成了敦煌石窟200余個洞窟的數字化工作,下一步將對數據庫資源進行深入挖掘。

臺北故宮博物院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建設藏品數據庫,該院原院長馮明珠表示:“文物數字庫建設的開展,從根本上改變了臺北故宮的作業模式。”她介紹,在進行策展和文創開發時,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挑選文物,而不必驚動文物本身,這不僅對文物保護有重要意義,還能夠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以前策展人要去庫房‘翻箱倒柜’,花費幾個月才能挑選出合適的展品,現在通過查閱文物數據庫,可能只需要三五天時間。”此外,她認為,不斷完善、增添新內容的數據庫可以對文創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將陸續開發的文創產品信息納入該文物的數據庫中,后期的開發者就可以從中“取經”,發現受歡迎產品的共性和規律。

借助互聯網技術:

打造共享的“大文創”產品

“現在大家都在談文創,但文創究竟是什么,博物館應該在文創產業中發揮怎樣的作用,許多博物館人都不甚清晰。”王旭東指出,很多人認為文創就是放在博物館里售賣的產品,這是一種誤區,“每年來敦煌的游客不到200萬人,但對敦煌文化有需求的人遠遠不止這些。借助互聯網技術突破敦煌文化的傳播局限,讓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并產生興趣,主動參與敦煌文化研究和傳播,進而讓敦煌文化融入人們的生活,這才是我們理解的‘大文創’概念。”王旭東說。

王旭東向記者介紹了敦煌研究院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開放共享的“大文創”產品的理念和途徑:將敦煌壁畫彩塑進行數字化,在互聯網上開放共享,讓全球觀眾能夠有機會了解敦煌,吸引他們走進敦煌,從不同視角、不同文化背景來研究敦煌文化,進而鼓勵更多的人以多種形式開展基于敦煌文化價值的文化創意活動。尤其是借助年輕人喜歡的網絡平臺,以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傳播,例如敦煌“數字供養人”計劃以及《敦煌古樂重聲》音樂創作等活動,用活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年輕人,讓他們獲得更多積極向上的力量。“文化遺產蘊藏的多元價值只有傳播得越廣、參與的人越多,文博機構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才會越大。”王旭東告訴記者。

事實上,“文創+互聯網”的效果已經慢慢顯現。強躍告訴記者,打造博物館精品IP并與主流電商平臺合作的銷售成果非常明顯,今年“雙十一”網絡購物節當天,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在某平臺旗艦店的銷售額達33萬元;王旭東也表示,《敦煌古樂重聲》音樂會舉辦當晚,網絡實時關注人數超過1000萬。

“數字化+文創”:

須秉持審慎的工作態度

強躍介紹,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廳內有一個頗受觀眾歡迎的數字創意展品——利用彩色光源為氧化褪色的兵馬俑“還原上色”,并在后方大屏幕配以詳細的中英文講解。他告訴記者,在項目前期,研究人員進行了嚴格的科學論證,保證所用光源對文物是無損害的。此外,該館還運用3D打印技術進行文物復制,并應用于研究和展示。但在復制過程中,他們刻意從材質、重量等方面予以差別化,防止制造出“高級贗品”。“作為博物館人,我們不排斥新技術,但新技術應用于文物時一定要抱著審慎的態度。首先要保護、傳承好文物,其次才是挖掘、利用文物。”強躍表示,有些文創公司為了迎合一部分人的需求,對文物進行丑化、扭曲,博物館人應該堅決抵制這種行為,“我們一定要以先進文化引領市場,而不是盲目迎合市場的不良需求”。

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及大皇宮文創產業總監Marianne Lesimple則向中國博物館人分享了法國合作開發文創產品的理念:該機構搭建網絡電商平臺讓博物館統一售賣文創產品,并組建專業團隊負責物流運營等,“合作讓各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開發更專業,也能更好降低成本。”她告訴記者。

“對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數據庫平臺的開發就是基于合作理念。我們希望大運河沿線的博物館能夠提供各自有價值的藏品,提取設計元素后存入共同的數據庫,并通過梳理發現運河文化的獨特共性,從而進行策展和文創產品的共同開發。”金鵬說。

[責任編輯:吳陽陽]

延伸閱讀

查看評論發表評論 |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本網保持中立

請遵守相關規定
如果你對本網站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到創意團論壇交流反饋。看不清楚?點擊換一張

編輯部公告

本網熱忱歡迎網友投稿,您可以從以下方式中任選其一:

投稿郵箱:whcyw888@163.com

注冊論壇:創意團(www.hxci.cn/bbs/)

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中文字幕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在线成人影片免费观看 | 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 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