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創意產品 > 內容

文創+民俗 迸出新火花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19-01-04

設計師致力于閩南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重拾日漸遠去的民俗文化,賦予其新的創意載體——

創意手機殼

惠安女

創意形象

二十四節氣明信片

充滿濃濃閩南風的書簽

核心提示

閩南民俗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比較能體現地方文化的特色。當閩南民俗與文創產品結合,將爆發出令人想象不到的能量,突破地域局限,吸睛無數,為閩南文化的廣泛傳播插上新的翅膀。

如今,有不少設計師致力于閩南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重新拾起日漸遠去的閩派民俗文化,賦予其新的創意載體,讓民俗美學更加生動。閩南特色伴手禮、創意手機殼、創意紅包、創意書簽、創意筆記本……這些融入閩南民俗元素的物件,讓閩南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希望更多年輕人 熱愛閩南民俗

閩南民俗是講閩南語的族群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并傳承的民俗。閩南民俗是閩南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比較能體現地方文化的特色。設計師林娜惠是一個典型的閩南文化愛好和傳播者。從小在譽有“閩南四大古鎮”之一的廈門同安馬巷長大,她的內心萌發出根深蒂固的閩南魂。馬巷的碗仔粿、咸粥、肉粽、春卷、薄餅、馬花炸等閩南特色美食,讓她從小就有了對閩南古早味覺的執著;馬巷古文化搖籃之一——舫山書院,培養了許多的名人學士,這里就是她對閩南文學產生興趣的發源地;小時候,在馬巷幾座宮祠寺廟的廟埕前經常出演的漳州薌劇,讓她對鄉音曲調有了深厚的記憶。時至今日,“七字調”“雜念調”“雜碎調”這些音律時常出現在她的腦海中,偶爾還會隨口哼上幾句喜歡的薌劇曲調。

長大后,她帶著自己的小孩,再次走進馬巷彎彎繞繞的窄小巷中,與鄉里鄰居微微一笑,問候一聲,“話仙”幾句。旁邊的兒子一副聽不懂的樣子,歪著頭問:“媽媽,你剛才講的是什么話?一句都沒聽懂。”兒子的這個問題,讓林娜惠徹底驚覺自己從小就喜愛的閩南文化正在新一代年輕族群里慢慢消失。

林娜惠認為,閩南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如果深度發掘可一窺豐富的底蘊。她決定為閩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一己之力。林娜惠的丈夫賴育固是泉州德化人,也是一名資深的設計師,同樣有著對閩南文化的夢想與堅持,熱愛閩南紅磚古厝、風土人情,喜歡閩南厚重的文化底蘊,也為身為閩南人而感到自豪。正是因為相信創意的力量,他們立志一定要將閩南文化變得更有趣、更貼近生活,把原汁原味的閩南文化以更廣更深的角度推廣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到本土文創的力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閩南底蘊、喜愛閩南文化、傳承閩南精神。

對民俗文化元素進行再加工

設計師們立足閩南本土,挖掘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進行創意再加工。通過原創手繪形式,賦予傳統民俗新的傳播形式和載體,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

林娜惠設計的系列書簽以泉州地區標志性的建筑、代表性景點、經典人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符號為創作素材,將景點建筑與富有本土特色的人物進行有機結合,同時植入民間常用的閩南俚語,對其進行簡單釋義,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生動有趣,是不錯的閩南手信禮。

寫工作的筆記,寫生活的故事,或是畫一幅心中的畫面,與生活里每件事對話,在留白的筆記里,可讀、可寫、可畫,每一段時光都有值得被好好記錄的理由。設計師魏東龍設計的《集時》用最美好的方式,創作記錄屬于自己的點點滴滴。“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兩暑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被設計師融入筆記本里,細閱生活每一處漣漪,讓它成為尋常生活的記錄者。

感知泉州小時光,手繪身邊的市井生活。刺桐港的風采依舊,大坪山上的鄭成功守衛一城安平,牛姆林的頑猴才是山中的主人,東西塔依然鼎立相望,仿佛時間依舊定格不變;春天的西湖公園風箏爭高低,夏天的天井下吃西瓜最愜意,秋季行走在稻田看收割,冬季到德化看霧凇……魏東龍將每一幅應時應節的美好景象,創作成一幅幅顏值超高的畫面,帶我們領略二十四節氣的驚艷風景。我們對四季變遷的感悟,正由此而更加具象化,更有儀式感。

創意作品勾起記憶中的味道

在中國的民俗文化中,紅和甜一直是喜慶吉祥的象征。身處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歷史文化名城,泉州人亦有深厚的“紅甜”情結,也有自己喜歡的本土味道。設計師收集那些逐漸被人們遺忘的古早味食品,勾起人們記憶中的泉州味道,重新喚起人們對本土民俗文化的關注。

設計師王堅蓮設計的閩南特色伴手禮,包括黃金桔、楊梅、清津果、加應子、九制話梅、森仁豆、花生貢糖等多種閩南本土的蜜餞、糕點,結合原創卡通形象,將泉州地區特有的民俗文化、傳統建筑、歷史名勝,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展現,風格喜慶、歡樂,生動展示閩南文化的豐富多彩。

設計師王小明說:“每道小吃都富含著閩南文化精神,未曾改變過。而這些味覺記憶,是許多閩南人共同的記憶,我們以全新的方式解讀‘古早味’。”

紅包是中國春節或喜事的傳統民俗用品,近年來“微信紅包”更是在移動終端上風靡,成為人際交流的一種有趣方式。挖掘紅包文化,讓人們重新找到傳統紅包帶給我們的喜悅,是設計的出發點。賴育固表示,創意紅包系列,緊扣中國人鐘愛紅色、喜慶的情結,以“江湖‘包’滿意”為主題,結合中國武俠小說中經典的功夫招式,生動展示“招財之術”,整體風格喜慶、輕松、有趣。

隨著手機周邊產品熱銷,創意手機殼更是現代年輕人彰顯個性的載體。手機殼除了原有的實用性、功能性外,已經慢慢具備了文創產品的特質。林娜惠設計的創意手機殼以“秘方”為系列主題,結合網絡文化熱詞和網絡文化個性,從藥方包裝中汲取設計靈感,融入搞怪、有趣的畫面語言,迎合現代年輕人的個性和語言風格進行創意設計。復古的設計,無厘頭的表現方式,加入閩南元素,是對閩南傳統文化一個特別的傳承。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曾麗芬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五月婷婷视频精品 | 亚洲性色高清在线丨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日本一本中文一区在线 |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国产特黄特色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