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與五娘的感人故事,流傳至今,成為洛江區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如今收錄在洛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展覽館位于萬虹路旁的洛江區職工文化中心里,布館工作已基本結束,整體將于今年10月開放。
展覽館設在一層,非遺館面積347平方米,館內設有7個展區,分別是民間文學區、傳統音樂區、傳統戲劇區、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區、傳統美術區、傳統技藝區和民俗區。
陳三五娘傳說有著豐富的內容展示,包括梨園戲劇照、掌中木偶造型、妝糕人造型等,藝術形式互相滲透。非遺館內還展示著和陳三五娘有關的劇本、戲劇拷貝等。
省級項目的“洛陽橋傳說”、“道教音樂”、“十音銅鑼制作技藝”、“俞家棍”、“泉州妝糕人制作技藝”五項也騰出了比較大的空間展示。其中,“道教音樂”、“十音銅鑼制作技藝”著重展出了與眾不同的樂器。譬如道教音樂使用的牛角吹、引擎、釕決、對鈴、小叫等,有許多樂器是平時難得一見的。“泉州妝糕人制作技藝”部分,目前可以看到《西游記》里的主角們、“八仙過海”傳說和三國歷史人物等。工作人員介紹,這批妝糕人是舊品,目前還訂制了一批新品,過一陣子將更換成新的。
至2019年,洛江區非遺數達到7類25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48位。非遺展館從3月開始設計,5月進入裝修階段,目前已完工,館內還設置了一處小舞臺,作為今后開展非遺文化小活動所用。
除了一樓的非遺展館區,洛江區文化館項目還設有展演廳、舞蹈排練廳、獨立學習室、文藝創作室等功能室。項目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今年10月建成后,將彌補洛江區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方面的短板,成為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載體,向社會開放、為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
來源: 責任編輯:傅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