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海絲旅游 > 內容

石獅祥芝漁嫂“唱響”漁港風情新曲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21-11-12

石獅市祥芝鎮有著12.9公里長的海岸線,自古漁家兒女靠海吃海、耕海牧漁。以前是“男人出海,女人守家”,留守的漁民家屬被稱為“祥芝漁嫂”,今朝她們被賦予新的擔當與責任,主動協助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積極投入海岸線凈灘、文明宣導、垃圾分類等工作,用雙手扮靚美麗鄉村,描繪出一幅人人講文明、樹新風的漁港風情新圖景。

美麗海岸線上的凈灘能手

祥芝鎮東大垵沙灘原是一片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堆場,海漂垃圾非常多。在蔡加漸和陳省華夫婦的帶領下,祥芝熱心群眾組建起石獅市祥芝美麗海岸志愿者協會,祥芝漁嫂紛紛加入,成為協會的中堅力量,八年來共發起凈灘行動680多場,清理垃圾860余噸,將原來遍布垃圾的東大垵變為現在的碧海金灘,演繹海洋版的“愚公移山”,使這里成為當地群眾和外來游客看海玩水的好去處。

每到凈灘活動開始,祥芝漁嫂就紛紛出動,帶著魚筐撿拾流落海灘的垃圾,用實際行動撐起了“半邊天”。在取得階段性成果后,她們并未停歇,而是依然堅持每月組織凈灘行動,清理范圍逐漸擴大,通過持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提高沿海居民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視,并帶動熱心群眾參與到保護海洋環境的行動中,讓每一個海灘無論是漲潮還是退潮,都能呈現一片碧海銀灘之象。除了利用重要節假日開展大型凈灘活動外,祥芝漁嫂依靠居住在沿海線附近的特點,日常散步時還開展“微凈灘”,每天到海灘“隨手撿”,形成“時時可凈灘、人人可守護”的氛圍。

接地氣的文明志愿者

“一根話筒走基層,草根喇叭響起來。”祥芝漁嫂拿得起梭子,也放得下架子,她們加入祥芝鎮“草根小喇叭”,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宣講員,穿上志愿者馬甲,穿梭在祥芝鎮的大街小巷。祥芝漁嫂憑借著賣魚吆喝時練就的大嗓門,成為轄區遠近聞名的文明宣講員。

清理海岸線、垃圾分類、創建文明城市宣傳……祥芝漁嫂宣講員們手腳麻利,干起活來一點都不含糊。無論是祥芝鎮村兩級組織的志愿活動,還是其他社會公益宣傳,祥芝漁嫂基本有空就會參與,她們不僅向村民宣傳,同時還將這份文明意識帶到家里、帶給身邊人。祥芝美麗海岸志愿者協會換屆期間,更是成立了漁嫂巾幗志愿者宣導隊。

“船舶垃圾不落海”的探索者

祥芝漁嫂除了積極參與轄區內文明創建工作,還是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和“先行者”,更是“船舶垃圾不落海”的探索者。祥芝鎮率先試行“船舶垃圾不落海”活動,以祥芝美麗海岸志愿者協會為主的祥芝漁嫂也積極響應,先試先行,探索“垃圾不落海”常態化運行模式,使“垃圾不落海”理念深入漁港、深入民心。

2020年是祥芝漁嫂嘗試以漁嫂力量推動漁船海上垃圾分類的第一年。經過她們深入動員宣傳,“垃圾不落海”行動參與漁船從0到20多條,參與活動的志愿者服務隊伍已超400人,并成立石獅第一支海洋生態文明宣講團。一系列舉措在社會上取得了良好反響,也逐漸得到了祥芝鎮漁船船東、船長和漁工們的擁護和支持,船舶垃圾帶回漁港的隊伍逐漸壯大。

漁船出海前,送去分類垃圾袋和分類知識;漁船到港后,第一時間接船回收垃圾……祥芝漁嫂將“織網”用于“船舶垃圾不落海”的宣傳推行上,將示范漁船編入網絡,逐漸連起網絡,并通過海陸鏈接將海上垃圾回收上岸,“以前,飲料喝完瓶子放在船上礙手礙腳,隨手就扔到海里,現在大伙都能自覺歸類,因為保護海洋環境就是保護漁業資源。”正是有著這樣的覺悟,越來越多的人在祥芝漁嫂的倡導下,加入其中,祥芝鎮也成了石獅首個“船舶垃圾不落海”的先行鎮。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胡梓飚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日本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 久久艹国产原创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漫画 |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 亚洲最多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久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