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閩南”專家評審組走訪預制菜企業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促消費、推進閩菜繁榮發展“四大一全”工作部署,由泉州市商務局指導,泉州晚報社、泉州廣播電視臺、泉州中央商務區豐澤區指揮部聯合主辦,泉州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泉州名廚協會協辦,泉州菲莉中心、晉江市樂廚食品有限公司支持的2022年度“最閩南”美食名菜、名廚、名店暨預制菜名企系列推選活動,即將進入決賽階段。
公眾廣泛參與網絡投票
為了保證大賽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公平公正性,泉州市商務局牽頭成立了大賽組委會,并成立以國家級烹飪大師為主要成員的專家評審委員會。記者從活動組委會了解到,系列活動自今年9月底正式啟動。經各縣(市、區)推薦和初步篩選,共計112道菜、70家店、40位廚師和24家預制菜企業進入初賽名單。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美食名店、名菜及預制菜名企三大項目紛紛上線,邀請市民、讀者、公眾和相關人士為項目進行網絡投票。通過發動市民、讀者和公眾參與,形成了廣泛的活動參與度和話題討論度。
評審嚴格把關入圍條件
據了解,本次活動針對不同項目設置了不同的評分規則:美食名店、預制菜名企項目采取專家打分占比70%、線上公眾投票占比30%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名菜項目采取成品或半成品加熱方式進行,專家打分占比70%、網絡投票占比15%、網紅大眾評審打分占比15%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名廚項目,則采取理論考試+現場烹飪的方式進行,其中現場烹飪由專家評審團打分。
在評審標準的設定上,專家評審組也經過了多方征求意見、多次討論和多輪走訪,最終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和公平公正的評審方案。
例如,不少本地知名酒店或知名小吃店申報了此次預制菜項目,他們當中有些在市民群體中有市場,有銷量,也有口碑,但不符合此次活動的評選標準。活動專家評審組成員透露,專家組精選了近20家有自有品牌、自有設備,在泉州落地有工廠的預制菜企業,并深入各個縣(市、區),對他們一一進行實地走訪調研,為的就是充分評估參評企業。
“活動要求預制菜企業的產品要有注冊商標、明確標識,企業要證照齊全。通過走訪,我們看到一些有名的特色小吃,生產模式仍然是小作坊式的,有口碑但沒有商標和標識;一些實力很強的團餐企業或酒店,不是專業做預制菜的或剛剛投入在做,還沒有自己的生產線……希望接下來的幾年,也能看到這些企業的成長和全新亮相。”專家組成員表示。
在美食名菜網絡投票結束后,專家們在網絡投票的基礎上進行了認真討論和謹慎抉擇。結合“每家店入圍菜最多不超過2道”“以宴席標準的菜(湯)為主”“重點體現閩南特色和文化”等標準以及兼顧縣(市、區)地域特色等原則,最后,50道菜入圍決賽,將進行現場烹飪。
充分結合職業技能競賽
值得關注的是,為有效發掘我市烹飪行業人才,推動烹飪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本次“最閩南”美食系列推選活動還結合了2022年泉州市餐飲烹飪職業技能競賽。技能競賽由泉州市商務局、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泉州市總工會共同主辦。
獲得大賽總成績第一名的選手,可按程序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授予“泉州市技術能手”稱號;總成績第二、三名的選手,可按程序向市總工會申請授予“泉州市金牌工人”稱號;獲得競賽總成績第一名的選手,可認定為本職業的高級工;獲得第二至第十名且未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選手,可認定為本職業的中級工,已具有中級工技能等級的,可晉升為本職業的高級工。本次競賽結果作為“最閩南”十大名廚的推選依據,與上述榮譽或職稱晉升疊加。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