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聚焦 > 內容

“老外”在泉歡度中國年 感受世遺泉州的獨特韻味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23-02-03

今年新春佳節,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很多在外工作的游子回鄉和家人團聚。而在泉州,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遠離故土來到泉州學習或工作,因各種原因,今年春節選擇“就地過年”,和中國人一起歡度春節。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小龍(Shon)和來自阿拉伯地區也門的馬森(Almutasem)3年前來到泉州,在華僑大學讀書,兼職做點小生意。他們倆一起合租在華僑大學旁邊的小區內。近日,他們侃侃而談,向記者聊起在泉州過年的有趣經歷:和老師、同學們互發紅包;從網上“淘”來春聯,貼在門口和大廳內;過年當天,受房東邀請,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他們還一起去逛超市,顧客看到他們是“老外”,和他們打招呼,他們也會愉快地跟對方說“新年好”;從超市買完水果,他們還不忘送一些給門口的保安,同時送上新春的祝福。“我們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感覺自己不是外國人,快變成中國人了。在泉州過春節,我覺得更開心,更溫暖。”

“老外”小龍(右)和朋友參觀泉州市舶司

來自美國的“MJames”來泉州做生意,因為疫情,這三年他都在泉州過年。如今,他已經在泉州成家,也有了孩子。妻子是土生土長的泉州人,春節期間他就在老婆娘家度過,“我和親人一起圍著吃火鍋,給長輩和晚輩發紅包。”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Bil已經在泉州度過了三個春節,“我和朋友們包餃子、剪紙、寫春聯、投壺、猜燈謎,真是一段忘不掉的美好回憶。”

Bil(右五)和同學朋友們體驗寫春聯等春節民俗

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和泉州的古建筑、民俗文化等對“老外”頗有吸引力。小龍和馬森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春節期間,他們自愿當起“導游”,帶著來自印度、非洲、菲律賓等的同學到清凈寺、市舶司、天后宮、文廟和開元寺、關帝廟等景點游玩。MJames則跟著家人一起游玩了崇武古城,還品嘗了當地的美食。

宋元時期,泉州海上貿易發達,吸引了來自印度、阿拉伯、波斯、日本、錫蘭乃至非洲一些國家的人在此匯聚,形成了“市井十洲人”的開放包容格局。如今,隨著越來越多外國人在泉州生活、經商、學習,他們漫步在這座千年古城的紅磚古厝之間,再現“市井十洲人”的盛況。

這里的年味別樣濃

泉州的春節文化、世遺文化魅力綻放,“圈粉”外籍友人,“老外”從此愛上“中國年”

主動參與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感受濃濃的春節氛圍;和朋友們結伴到古城的世遺點游玩,體驗世遺泉州的魅力;把所見所聞通過短視頻發布,將泉州推介給家人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今年不少“老外”在泉州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

與“中國結”合影

在民俗活動中

體驗“中國年”的樂趣

吃年夜飯、收發紅包、寫春聯、貼春聯,體驗多彩民俗活動,“老外”們在泉州度過了有著濃濃“年味”的春節。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小龍(Shon)說,在泉州,大家會早早地為春節做準備,比如做年糕、貼春聯以及買新衣服。在華僑大學讀書的他,今年在泉州過年。為此,他提前買了很多新衣服。“在泉州過春節很有趣。”今年他也在租來的房子里貼了春聯,“我知道春聯在中國很重要”,它象征著辭舊迎新、美滿幸福、發財致富等,春聯的顏色紅色也代表著新的一年喜氣洋洋。對于春節,他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壓歲錢。他的輔導員老師給他發了壓歲錢。“她是我在泉州見到的第一個人,她幫助了我很多,我也會在每個節日給她發送祝福,我覺得她就像我在中國的親人一樣,我很感謝她。”除了輔導員外,他也和其他許多同學、朋友互發紅包。

“在泉州過春節很溫暖,也很有趣。”來自也門、同樣在華大讀書的馬森(Almutasem)說,今年過年的時候,他和小龍的房東(中國人),邀請他們兩位“老外”一起吃年夜飯,“我們吃了姜母鴨、面線糊、魚丸,還有很多海鮮。我們很開心,也很感謝她。”泉州的美食不僅好吃,而且有一種家的味道。他特別喜歡中國人過年時很多人一起吃飯的方式,這樣的文化很溫暖,也讓過年變得更有意思。“我覺得除夕是泉州最漂亮的時候,特別是在晚上。很多地方一起放煙花,特別漂亮。我們特別興奮,特別激動,拍了很多好看的視頻。”馬森將視頻發給在阿拉伯的朋友看,大家都很喜歡。

來自美國的“MJames”和老婆的娘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在除夕夜守歲。“我們會給孩子們發壓歲錢,給老人們發紅包。”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很溫馨。而在接下去的幾天,他跟著老婆去親戚朋友家拜年,互相送上新春的祝福。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Bil,春節期間和朋友們包餃子、剪紙、寫春聯、投壺、猜燈謎。在僑緣鄰里中心,她跟朋友們在桌上鋪滿紅紙,拿起毛筆寫春聯。她也跟朋友們學剪紙,“今年是兔年,兔子造型的剪紙太可愛了”。投壺的活動讓她很難忘,那天她和伙伴們排成一排輪流投,她右手持箭,目不轉睛地盯著不遠處的壺,隨后掄起胳膊往前輕輕一投,“哐當”一聲,木箭不偏不倚地投進壺中,“投壺運動一點也不簡單,我投了好幾次才成功。”猜燈謎也很有趣,猜中的人可以拿到紅包。

來自土庫曼斯坦的Bil愛上了喜慶的燈籠

在遺產點里

感受春節的喜慶氛圍

“老外”們在泉州參觀世遺泉州代表性遺產點,感受非遺文化。

馬森告訴記者,在泉州的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中,他最熟悉的是清凈寺。因為他信奉的是伊斯蘭教。過年這段時間,他經常去清凈寺做禮拜。這座寺廟的建筑風格和阿拉伯的特別像,每次他想家人的時候,都會去這里。除了清凈寺,他還去過市舶司、天后宮、文廟和開元寺,他認為這些地方代表了泉州的宗教文化、海洋貿易文化等,很有意思。“泉州一些遺產點的建筑,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都和家鄉的有相似之處。”這讓他更喜歡到這些遺產點玩。馬森覺得泉州的街道也很漂亮,過年的時候,他和小龍去了西街、東街和鐘樓玩,那里的建筑很有特色,路邊的每棵樹上都掛上了紅色的燈籠,“我感覺整個城市都變得很喜慶,大家都在高高興興地過春節,這種氛圍特別好。”

“老外”喜歡中山路,喜歡街上的紅燈籠,感覺年味很濃。

馬森對泉州的非遺也頗有了解。他說,截至2022年11月底,泉州市共有世界級非遺項目6項,他最感興趣的就是南音。他認為,南音是一種很特別的音樂,用竹子做成一個工具,敲打出很好聽的聲音,然后還用閩南語唱出來。在春節晚會上有南音的表演,他們雖然聽不懂演員們在唱什么,可是覺得很特別,“在我的國家沒有這樣的樂器,也沒有這樣的音樂,我第一次聽到這種風格的音樂,我很喜歡。”

過年的時候,小龍和馬森還帶著來自印度、非洲、菲律賓等世界各地的同學玩轉古城泉州。在西街開元寺,他們看到很多人在燒香祈福,“我了解到這是泉州的一個傳統,很多人都會在節日的時候來寺廟祈福。”小龍說,關帝廟特別熱鬧,他們聽說這里很神奇,如果你有什么愿望,去關帝廟祈禱,愿望就會實現。一些同學也去試一試,“不管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我們都很開心,希望新的一年越來越好。”

來自美國的“MJames”則在春節期間,和家人們游玩了崇武古城。他印象最深刻的古城墻南側的石雕主題公園,里面收藏著不同藝術風格的石雕精品500多件,包括不同主題石雕區域,比如媽祖藝術展區、惠女雕像廣場、獅子林、華夏諸神展示區、二十四孝園等區域。游玩過后,他們還品嘗了當地的特色美食。

拍攝短視頻

推介泉州文化

一些外國友人還熱衷拍攝、制作短視頻,將泉州的風土文化、美食、特產等通過“推特”和“臉書”等推介給世界各地的朋友們。

在馬森拍攝制作的一個情景劇中,他和同學來到安溪,這是馬森第一次去安溪。馬森在拍攝抖音短視頻時,腰挎茶簍到茶園里采茶,隨后體驗了安溪鐵觀音制作的全過程,品嘗了新鮮制作的鐵觀音好茶,“在中國,茶杯一端就是好朋友。”

馬森到茶園里拍短視頻,體驗采茶。(短視頻截圖)

小龍通過短視頻推介泉州美食土筍凍和燒肉粽。在介紹土筍凍時,他先用詼諧的語言說:“里面的東西說出來會嚇死你們,看,這是蟲子。”然后話鋒一轉說,“NO,NO,NO,這不是惡心的東西,它們是沙蟲,生活在干凈的海灘上,經過一番處理后,才成為清涼爽口的美味。”接著,他用醬料拌著土筍凍,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最正宗的土筍凍產自泉州安海,正宗的土筍凍是不加明膠的。”而在燒肉粽的短視頻里,他先介紹燒肉粽的正確吃法:把粽葉剝開,倒上醬料,拿起筷子夾上來吃。視頻最后配上閩南語歌曲《燒肉粽》。

他們拍攝的許多視頻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客戶端,以及省市級官方電視臺上播放。小龍拍攝制作的一個視頻在《人民日報》國際頻道“中國很潮”欄目上播放,視頻中他介紹來泉州學習、生活的經歷。在視頻中,他說:“泉州人很善良,很開朗,如果需要幫忙,他們都會提供幫忙。”馬森和小龍還多次參與拍攝視頻,通過媒體渠道介紹泉州,比如在“宋元中國看泉州”的一檔節目里,小龍漫游泉州古城,他這樣介紹天后宮:“很多泉州人到這里求平安。”而毗鄰的德濟門則“守護天后宮和泉州城的平安”。馬森在節目里著重介紹清凈寺,他去過我國很多城市,只有泉州的清凈寺和他家鄉一模一樣,“每次來到這里,都感覺與家近在咫尺。泉州也是我的第二個家鄉。”

小龍漫步在泉州斑駁的古街巷里

“我們很高興能向世界各地介紹魅力泉州。”據介紹,外國有些人在看到他們視頻里的泉州特產后,也會聯系他們購買。他們因此兼職做起了生意。記者在他們租房的大廳里看到好幾盒茶葉,里面有烏龍茶、白茶、綠茶等,“我們兼職銷售的商品以茶葉為主。”他們也配備完整的功夫茶泡茶器具,閑暇時會和同學、朋友們一起泡功夫茶。

記者手記

在泉州過春節

更溫暖更開心

采訪中,小龍和馬森還向記者介紹在泉州過春節和自己的國家過年的不同之處。

小龍說,身邊還有不少外國朋友在泉州過春節,這和在自己國家過年還是有差別的。在烏茲別克斯坦,人們會在晚上12點開始吃飯,凌晨3點才是正式的新年,大家會在這個時候開始發祝福。在中國,晚飯就是團圓飯,大家也喜歡在零點放鞭炮和發送祝福。無論身在何處,新年都是家人團聚,共度佳節。

小龍和馬森受房東邀請,一起吃年夜飯。

馬森身邊也有一些外國朋友,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比如印尼和非洲國家。在他們的國家也有一些中國人,他們也會在那里過春節,但是一般是中國人自己過,舉辦過節活動的地方也比較少,唐人街會熱鬧一點兒。但是在泉州過春節就不一樣,這里很熱鬧,春節的活動和表演很多,而且他的中國朋友們都會給他們發消息、發紅包,祝他們新年快樂,“我感覺我們不是外國人,我們快變成中國人了。”

小龍和馬森都覺得,在泉州過春節,“更開心,更溫暖”。看來,世遺泉州的濃濃年味,讓越來越多的“老外”從此愛上“中國年”,相信今后會有更多的外國友人在春節期間留在泉州、玩在泉州、愛在泉州。

責任編輯:蘇慧敏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日韩AV中字在线网站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国产偷亚洲清高 | 久99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91最新在线 |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