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泉州元素如何創意表達?創意達人們作了不同探索。他們有的將泉州刻紙等非遺與服裝產業相融合,融入燕尾脊、刺桐花、簪花圍、花燈等泉州元素;有的圍繞泉州世遺旅拍服飾進行主題設計,在一針一線之間將世遺泉州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有的在飾品和手作中融入泉州元素,使之兼具創意性和實用性。
服裝設計融入了波浪、帆船等海絲元素
簪花圍和刻紙登上時尚秀場
表現泉州人出海的現代舞臺劇
刻紙和服裝融合
打造“行走的泉州”
近日,鯉城區一場T臺秀和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旅游設計大賽,將泉州元素巧妙地融入服裝當中。
在非遺時裝秀《媽祖》《中國刻紙系列》展演上,伴隨著音樂響起,模特們依次登場,身姿款款,優雅地展示著身上的服裝,以新潮方式呈現“行走”的非遺藝術。據介紹,此次時裝秀由本土設計師玫玫與國家級非遺“李堯寶刻紙”代表性傳承人黃麗鳳跨界設計,采用紅黑配色,將泉州刻紙等文化遺產項目與服裝產業相融合,融入燕尾脊、刺桐花、簪花圍、花燈等泉州元素,打造時尚文創,彰顯文化遺產魅力。
而以“世遺泉州 古城有‘鯉’”為主題的2023年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旅游設計大賽,更是圍繞泉州世遺旅拍服飾進行主題設計,以“旅游+文創”推動泉州世遺文化的保護和推廣。該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145所高校、427支隊伍踴躍報名,共收到307份參賽作品。
決賽中,15支隊伍的作品精彩呈現,充分展示了各高校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應用型設計思維。作品中,選手們深度挖掘非遺文化、泉州傳統文化,有的新潮活潑,將旅游集章打卡的理念融入設計;有的弘揚國潮,結合錦鯉、刺桐花等元素凸顯新中式;有的創意大膽,古厝的飛檐石刻也能加以轉化,傳遞中西文化交匯的現代設計語言……參賽者們在一針一線之間將世遺泉州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經過激烈的角逐,來自南昌大學的“泉是錦鯉隊”憑借《鯉衣行》斬獲了特等獎;泉州師范學院的“鯉說的隊”憑借《尋鯉》、??诮洕鷮W院的“刺桐花隊”憑借《攬星古厝》榮獲一等獎。
南昌大學的陳玥同學介紹,《鯉衣行》設計作品基于“守正創新”時代背景,把握傳統文化脈搏和當代市場需求,找到了非遺元素與旅拍服飾交匯點。以“世遺魂,鯉衣行”為設計理念、以鯉魚和海浪為主要元素,融入泉州世遺名錄中的文化符號,以泉州傳統服飾的基本樣式為載體,設計兩套不同顏色錦鯉延伸的文旅服裝。該作品依托“一條文旅路線,三種世遺文化元素,三個消費群體市場”,打造具有創新性、獨特性商業性的旅拍服飾風格。作品彰顯出歷史文化古城、世界遺產名城的獨特底蘊,再現“好風鯉城起,浮舟泛重洋”之盛彩。
據了解,全國大學生旅游設計大賽始辦于2018年,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本次大賽落地鯉城,關注世遺文化,助力文化傳承創新,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不僅為我國高校旅游創新人才的發展提供實踐與交流平臺,挖掘高校優秀的旅游創意人才與創意作品,同時提升高校學子創意與市場對接的能力,為泉州旅游產業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人才和創意支持。
硬木做的小擺件(偉端 攝)
鐫有開元寺雙塔的磚雕(偉端 攝)
漁女萌寵(偉端 攝)
飾品和擺件
巧妙融入泉州元素
除了服裝,創意飾品和手作也同樣將泉州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為年輕人所喜愛。
近日,鯉城區在中山南路德濟門舉辦了一場“城南廟會”。美食、文創、非遺、伴手禮……走進廟會,三十多個攤位分列排開,廟會商戶集體化身為“古代掌柜”,一邊忙著做美食、展示產品,一邊忙著招呼顧客,現場熱鬧非凡。廟會上,最吸引記者注意的是兩個創意飾品攤位。其中一個攤位展示了紅磚雕刻出的各種物件,有開元寺、清凈寺、石敢當等泉州元素,也有十二生肖造型。“泉州的老房子講究出磚入石,墻面砌了紅磚。我們作品使用的紅磚跟泉州老房子墻面上的紅磚材質是一樣的。”攤主說,這些物件除了造型有創意外,還能做茶托、茶寵等,具有實用價值。另一個攤位展示的是一些融合泉州元素和十二生肖的擺件和掛件,攤主丁淇洪說,它們都是用硬度很高的木頭雕刻而成的,“雕刻時,要先雕出大概的形狀,再打磨、上色。”這些擺件和掛架同樣具有實用功能,比如一個小椅子造型的擺件,可以用來放手機。
離開德濟門,走進西街的文創店,迎面而來便是一個個憨態可掬的禧獅小擺件,造型精致可愛。通過介紹,記者了解到“禧獅”的原型來自中國傳統石獅子,在閩南古厝建筑中尤為常見,設計師鄭先生結合日常閩南生活中在各個地方所見到的石獅形象進行轉化設計,迎合年輕人的審美特點,將威武嚴肅的石獅賦予可愛親切的Q版形象。禧獅諧音又為“喜事”,人們常說“喜事成雙”“喜事連連”。禧獅一般成雙成對出現,寓意智慧喜氣,招福納財,象征著人們對好運的不斷希冀。
除了禧獅本身所帶有的美好寓意外,設計師還別出心裁地將公獅子設計為開口的形象,母獅子設計為合口的形象,同樣有著美好寓意,即“張口納財,開口守財”,形象通俗易懂。不僅如此,每只獅子的爪子上都握著不同內容的紅幅等,設計師除了運用了禧獅本身所帶有的美好寓意外,還結合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期盼,通過對禧獅進行不同的造型創作,賦予其新的寓意,例如手握“逢考必過”紅幅的禧獅,則配予手握毛筆的造型;與十二生肖進行聯動創作的禧獅造型則會在禧獅的前方加入十二生肖的Q版形象與之呼應;手握“一夜暴富”紅幅的禧獅則是設計了與主題相呼應的福袋元寶造型等等。并且禧獅的表情形態顏色也都隨著主題的變化而變化,以此更好地烘托出禧獅的主題。僅僅一款禧獅擺件,就有幾十種造型與主題。
設計靈感層出不窮,設計師還以禧獅為原型進行延伸創作。比如禧獅黃銅鑰匙扣,把禧獅頭像的黃銅片與牛皮掛牌組合在一起,并在牛皮掛牌上將一些象征著美好寓意的俏皮閩南語如“天公保庇”“水渣某”“骨力打拼”等融入進去,增加了鑰匙扣的質感與設計感,實用性與現代性并存。還有將禧獅與閩南語“骨力打拼”相結合的折扇,以此來表達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只要時刻激勵自己,使出渾身解數,幸運之神一定會眷顧你。而禧獅造型的冰箱貼,相較于擺件更加可愛喜慶,同樣與“百事可愛”“未來可期”等時下年輕人常用的美好祝福流行語相結合,來表達美好寓意。此外,還有禧獅祈福手機殼、禧獅一路平安行李牌以及禧獅平安香囊等多種延伸作品,都體現了設計師獨到的創意,貼近日常生活,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祝福與希冀。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