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精心打造溫陵清官廉吏記憶館,集中展示60名泉州先賢清廉故事。(林娉婷 攝)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鯉城區紀委監委以“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為主題,堅持在廉潔文化建設中培養鍛煉干部,用好廉潔文化建設成果教育引導干部,打造善于思考、敢于創新、勇于作為的紀檢監察鐵軍。
打造新陣地
擰緊崇廉“總開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廉潔奉公樹立新風”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五個具體目標之一。如何將世遺古城廉潔文化資源活化轉化為督促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思想源泉,是鯉城區紀委監委持續探索的課題。
通過深入挖掘革命先輩光輝事跡和古城歷代勤廉典型,鯉城區紀委監委建成了涵蓋古城50多個點位遺跡、60多位人物故事的溫陵清官廉吏記憶館,深化拓展了三朝巷廉潔文化街區內涵,進一步發揮廉潔文化啟智潤心、砥礪品格的重要作用,培育黨員干部克己奉公、甘于奉獻的優良作風。
聯合開展家廉文化宣傳活動、舉辦主題演講比賽、召開家風家教建設現場工作會、開展專題廉政教育活動……錨定“廉潔奉公樹立新風”的目標,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三朝巷廉潔文化街區成為集黨建、宣傳、教育功能為一體的重要陣地,先后已有139批次4000余名黨員干部前來參觀研學、接受教育,先輩們的擔當作為和廉韻清風引領著黨員干部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不斷涵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
解鎖新形式
抓住養廉“關鍵點”
在三朝巷廉潔文化街區開設“清風劇場”、啟動“清風入鯉 孝廉潤心”小小講解員訓練營、組織開展“清廉游鯉”徒步打卡……一系列形式新穎的崇廉倡廉活動得到黨員干部認可,也吸引了許多市民游客自發前來感受廉潔文化魅力,取得了“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
在這背后,“清廉鯉城學習小組”的年輕干部們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最大化挖掘年輕干部潛能,為廉潔文化建設注入“新意”和“活力”,鯉城區紀委監委年輕干部組成“清廉鯉城學習小組”,從展館建設到宣傳教育活動策劃,學習小組全員全過程參與到廉潔文化建設工作中。
“我們拓展思路,推出‘開放性廉潔文化’的概念,不僅黨員干部,學校師生、市民群眾也可參與其中,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鯉城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沿街開放的空間表演閩南童謠《好家風有福氣》、現場書法《廉潔在志》、南音彈唱等系列節目,吸引了來往群眾駐足觀賞,廉潔文化日漸成為喜聞樂見、可感可觸的群眾性文化。
弘揚新風氣
打好促廉“組合拳”
建好陣地,更要講好故事。為了傳播好、弘揚好古城廉韻清風,鯉城區紀委監委選拔了一批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宣講能力強的青年干部,組成廉韻清風宣講隊,通過“研討式”備課、“情景式”宣講,青年紀檢監察干部在學中講、在講中學,將廉潔課堂搬進學校、企業、社區,激活了廉潔文化“一池春水”。
不久前,三朝巷廉潔文化街區被省委宣傳部、省紀委監委、省委文明辦評為第一批“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新風正氣福建“名片”市級宣傳教育示范點,并成功入選市委黨校現場教學點。“講解是傳播廉潔文化的過程,也是接受鍛煉和教育的過程,起到了正己身、嚴己行的作用。”廉韻清風宣講隊成員何思微說道,在積極探索教學新模式、宣講新形式、傳播新路徑的過程中,紀檢監察干部進一步增強了廉潔意識,錘煉了擔當作為的本領。
“我們將繼續通過文化浸潤、精準滴灌、靶向提升等系列做法,在不斷創新創優廉潔文化精品的同時進一步激發紀檢監察干部主動作為、敢作敢為、創新善為的內生動力。”鯉城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陳林表示。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