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清明小長假的最后一天,上午春雨暫歇,市民紛紛到泉州宏福園祭掃。據統計,清明假期3天,宏福園總共接待祭奠先人的市民達5萬多人(次)。
生態葬越來越為市民接受
昨日上午,由于大量市民趕往宏福園,導致宏福路擁堵,車輛一直排到北清東路。不過,在公安交警的現場指揮疏導下,進園區通行雖然緩慢,但還是比較有序。
由于宏福園倡導無煙祭掃,共享生態文明,工作人員對進園祭掃的人車進行檢查,防止煙花爆竹和金紙進入。
記者看到,現場少了煙花爆竹的喧囂,沒有飛舞的紙灰,墓旁的翠柏上大多掛著花環。在生態葬區,市民陳阿婆帶著家人來到老伴的樹葬墓前,將一束鮮花和一些貢品擺在樹旁,再給樹換上新的花環。在草葬區,有市民在親人的墓碑旁插滿了花。
“我們預約的時候就知道,不能帶煙花爆竹,所以就只帶了一些花、貢品。”市民張先生帶著家人前來祭拜父親,近年來園區提倡無煙祭掃,他們十分支持,早已習慣了不燃放煙花爆竹。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園早在2004年就開始推廣樹葬、草葬、花葬等生態葬。經過多年的推廣宣傳,越來越多市民接受了這種更經濟、更文明,也更環保的殯葬方式。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