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小區的架空層都做什么用呢?在豐澤區圣湖小區,幾名熱心老人把小區閑置的架空層圍了一小塊地出來,自己籌集資金,建設了一個約80平方米的乒乓球室,并且由老人們自發管理。目前,這個乒乓球室不僅成為老人們的活動樂園,也成為年輕人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85歲的吳添榮老人喜歡打乒乓球
閑置架空層變成乒乓球室
沒有合適的活動場地 老人每日騎車外出打球
圣湖小區一期交付于1996年,原本架空層是小區的重要綠化用地,但全小區有46棟樓,架空層面積較大,綠化維護需要不少資金,久而久之,綠化慢慢荒廢。后來,社區牽頭將部分架空層地面硬化,改造成電動車停車場。
彼時,在36號樓的架空層里放著一臺舊乒乓球桌,幾名熱愛乒乓球運動的老人用一張舊網圍在四周,舊網兜不住球,球常常會飛出老遠,老人們常要跑出去撿球,加上玩鬧的小朋友和電動車穿梭,常有不便。因此,當時不少熱愛乒乓球的老人便四處尋找其他打球的好去處。
“那時候我很少在這里打球,經常騎著自行車去福新花園、市老年活動中心打球。”今年85歲的吳添榮老人是乒乓球活動室里年齡第二大的老人。他是60歲退休后才開始學打乒乓球,喜歡乒乓球的他幾乎每天打,現在已經是活動室里有名的“老師”了,很多年輕人和新手都會來找他學習、討教。吳添榮告訴記者,小區沒有活動室時,他要在周邊四處尋找場地,雖然騎自行車也就十幾分鐘,但終究不方便,尤其是雨天、冬天時更是不便。
籌集10萬元兩個月建成 每日嚴格控制活動時間
2022年10月,72歲的社區老人黃利禾提議將荒廢的架空層圍一小塊地出來做乒乓球活動室,他將想法上報到圣湖社區居委會,居委會十分支持建設活動室。但要占用公共場地需要相關居民的同意,為此黃利禾等人上門征求相關樓棟居民的意見。“個別居民有顧慮,我們就向他們保證休息時間絕不打球。”黃利禾表示,說干就干,當即他便找了幾個好友籌集了10萬元開始建設。約80平方米的活動室用合金推拉門窗圍起來,兩個月便建設成了,里面有兩臺乒乓球桌、儲物柜、空調、撿球機等設備。
“活動室正對著的樓上是101室,剛建設時他們家老太太身體不好正臥床,擔心活動室噪聲會影響她,我們還上門咨詢,老太太說聽不到聲音,沒有影響。我們這才放心了。”83歲的杜成鐵也是活動室的熱心老人,他介紹,活動室建設成后,幾個熱心老人都有鑰匙,大家每日嚴格控制活動時間,主動整理物品。“上午9點到11點、下午3點到5點、晚上7點到9點活動,大家都很自覺,所以原來有顧慮的居民就覺得沒問題了。”黃利禾說。
為了讓活動室能持久運營,經常來這里活動的老人們主動捐資以維持日常運營。記者在活動室的墻上看到,2024年上半年便有44名老人主動捐資共計4400元。“主要是買球拍、球、茶水以及日常請保潔,花銷不大,但要長久還是需要維護的。”黃利禾介紹。
如今,這個乒乓球活動室已經成為圣湖小區熱愛乒乓球的四十多名老人的活動樂園。每天這里活動氣氛熱烈,不僅老人們打得盡興,一些中年人甚至中學生也會過來與老人們切磋。
“今年剛退休,經常看這里打得火熱,就來學習運動一下。”61歲的蘇阿姨并不會打乒乓球,被活動室的運動氛圍感染主動加入,她希望自己能像吳添榮老人一樣越老越健康。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