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臺商投資區新增一處教育基地——泉州海關歷史文化溯源教育基地在秀涂港史館正式揭牌。
海關秀涂分關(卡)與泉州分關在1684年設立,直至1949年所有海關機構一并撤銷,有著長達265年的海關歷史。這段歷史跨越了從清朝到民國、從舊海關到新海關的歷史年代,有迭代性和跨越性,展現了海關秀涂分關(卡)在近現代歷史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泉州海關歷史文化溯源教育基地系廈門關區首個關史溯源教育基地,旨在進一步傳承、活化轄區港史、關史,引導社會各界和海關人員學先知、鑒先史、繼先賢、開新局、譜新篇。秀涂古港詳盡展示了18世紀以來的海關秀涂分關(卡)的史跡史料,現存秀涂海關原址、報關行舊址和秀涂古堤渡口遺跡,對于深入研究“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海外交通史及泉州海關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泉州海關成立市舶司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和活化利用工作專班,利用好泉州市舶司遺址等在海關、貿易等方面的獨特資源,進一步發揮關史研究資政育人的作用。
當天,泉州海關向秀涂港史館捐贈《廈門海關志》《廈門海關歷史選編》《泉州海關志》等海關史料圖書,并組織該關市舶司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和活化利用工作專班人員走進展廳,詳細了解海關秀涂分關(卡)史跡、英國商務辦事處史跡等相關內容。
近年來,臺商區大力發展文旅經濟,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加大對洛陽橋、秀涂港等文化遺產的開發保護力度,不斷弘揚“海絲文化”。4月30日,臺商區為民辦實事項目——秀涂港史館正式揭牌開館,館內以史實和史料為根據,用圖文與實物相結合的形式,展現秀涂古港的魅力、臺商區獨特的人文地理優勢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