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游隊伍走街串巷,將美好祝愿傳遞給所到之處的市民群眾。
昨日上午9時許,伴隨陣陣鑼鼓聲,“我們的節日·端午”——城南“嗦啰嗹”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在鯉城區城南泉郡后山宮熱鬧開啟。
活動現場,“嗦啰嗹”非遺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正式開館。該館位于鯉城區江濱北路1055號,場館面積約80平方米,館內包含“嗦啰嗹”民俗活動物品展示區、非遺民俗活動沉浸式體驗區、非遺活動宣傳展示區,全方位展現“嗦啰嗹”活動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變化。
隨后,參加巡游活動的各方陣人員在后山宮門前跟隨著音樂共同起舞,靈動歡快的舞姿瞬間點燃現場氛圍,大家唱著跳著走出城南泉郡后山宮,“嗦啰嗹”巡游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嗦啰嗹”大旗、龍旗、五方旗開道,火鼎公婆、拍胸舞、驢探親、五音隊等表演隊伍緊隨其后,200多人的巡游隊伍,從泉州城南泉郡后山宮出發,沿著江濱北路、富美宮、萬壽路、天后宮、堤后路、義全街、聚寶街一帶巡游。
不少居民早早便在門前敬擺“香案桌”,祈請采蓮。巡游隊伍一路唱著“嗦啰嗹”歌,走街串巷,沿途分發艾草、榕樹枝和香袋,噴灑雄黃酒,將祈求平安、消災驅邪的美好祝愿傳遞給居民,所到之處引得市民群眾紛紛圍觀、拍照。當巡游隊伍到達德濟門遺址廣場時,鯉城區實驗小學青獅隊和泉州市第三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穿插表演了《舞獅中華》《歡欣鼓舞》等節目。
歡快的巡游氛圍引得眾多市民、游客駐足圍觀、拍照。“真是不虛此行!”來自江西的游客龔女士說,端午節期間,她帶著兩個孩子來泉州旅游,“沒想到竟然趕上了這么精彩熱鬧的民俗活動,泉州的傳統民俗活動太棒了!”
據了解,“嗦啰嗹”也稱采蓮,是泉州城區廣為流行的一種端午節民俗活動,其目的是禳災驅邪,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嗦啰嗹’作為泉州本土的民俗文化,我們希望不斷提高‘嗦啰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力、影響力,讓年輕人也加入保護‘嗦啰嗹’行動中。”臨江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們還將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推動“嗦啰嗹”非物質文化遺產入校園、入企業、入廣場。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