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精彩活動 > 內容

臺北孔廟設計重建者——惠安大木、傳統建筑大師王益順特展開展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24-08-08

20世紀初,泉州惠安“溪底派”大木標志性人物王益順應邀赴臺,興建了臺北孔子廟、龍山寺等廟宇,各建筑設計獨到,精湛匠藝風靡臺灣,歷久不衰。7日上午,“匠心獨運——傳統建筑大師王益順特展”(下文簡稱“王益順特展”)在泉州市博物館開展,呈現王益順的非凡匠藝以及他在臺灣建筑交流史上的成就與貢獻,展覽將持續一周。

游客駐足展板,了解建筑大師王益順生平事跡

閩南古建筑,最重要的工種是土(泥水匠)、木(木匠,尤其是架構屋頂所需的大木作匠師)、石三類。閩南民間的寺廟、祠堂、民居建筑,木結構部分較為復雜,尤以藻井(俗稱蜘蛛結網)為最難。王益順(1863-1929),出生于惠安縣崇武溪底村,早年學習“大木”匠藝,18歲時以獨立完成難度頗高的山霞青山宮修建一舉成名,人稱“益順司”(閩南語對“師傅”的簡稱)。

臺北艋舺龍山寺

作為2024年第七屆兩岸大學生閩南文化體驗營的重頭戲之一,本次王益順特展特展吸引了海峽兩岸傳統建筑研究專家、相關從業者和百余位高校師生出席,并舉辦了“溪底派王氏大木傳統營造技藝”交流會。王益順特展文本根植于臺灣建筑學者李乾朗教授對王益順的研究,分為四個單元——嶄露頭角、渡臺展技、匠心獨運、交融蛻變。

臺北孔廟由王益順設計重建

“我初次知道王益順,是1978年在艋舺龍山寺所出刊的寺志見到記載,”李乾朗回憶道,此后他聽聞鹿港大木匠師施水龍介紹臺北孔廟由益順司設計建造,引起了自己追尋王益順建廟事跡的心愿。1988年李乾朗專程到崇武溪底村拜訪王益順故居,尋訪后人,一路尋根探源,調研王益順在臺灣各代表作品,機緣巧合之下,還曾爬上臺北孔廟大成殿藻井之上,仔細觀察王益順戒網的木構技巧。據介紹,1904年,王益順先應聘至金門建造王氏宗祠及陳氏宗祠;1919年應聘抵臺設計艋舺龍山寺,陸續接手艋舺助順將軍廟、南鯤鯓代天府、新竹都城隍廟、臺北孔子廟之建造。李乾朗認為,王益順率惠安名匠重建艋舺龍山寺,大放異彩,奠定溪底派在臺灣的地位與影響力。在臺灣12年間主持數座大廟設計,作品橫跨臺灣北、中、南各地,對于“儒、釋、道”三種文化皆有發揮和詮釋,其透過節路框架安排,加上匠藝獨具的框架設計,表達廟宇建筑的美學,為當時的傳統建筑思維注入一股全新的視野,樹立了南系建筑風格的里程碑,深刻地影響后來的臺灣廟宇建筑設計。

本次特展暨交流會由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福建省雕刻與設計藝術研究會主辦,泉州市文物保護中心、泉州市博物館承辦。

責任編輯:蘇慧敏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网 | 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精品日韩综合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视频网站 |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