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產業動態 > 內容

鯉城打造“花開刺桐城”文化交流品牌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24-08-20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泉州古城是世界閩南文化的發祥地、閩南文化遺產的富集區,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在此交融出多元而又獨特的文化意象,而又隨著刺桐港的海帆、東南季風的風向傳播到世界各地,新時代、新形勢下,鯉城多措并舉,以世遺古城為“城市會客廳”“文化大秀場”,聚焦閩南文化元素,打造優質內容、提增傳播頻次,讓閩南文化“潤物無聲”,有效構建起文化交流推廣體系。

文化為媒 深化閩臺融合

閩臺一水相連,文化相通,有著共同的血緣和根脈。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印發,閩臺融合發展迎來新機遇。

鯉城充分發揮閩臺文化同根同源的優勢,聚焦閩南文化要素,以系列活動為抓手,推動兩岸交流交融。今年,鯉城區策劃“花開刺桐城”閩南文化絲路行系列活動,生成包括閩臺青獅文化展演、閩臺龍舟邀請賽在內的近40項活動,邀請臺灣隊伍來鯉互動,以文化為紐帶增進交流;開展《世遺古城——百街百“姓”百門匾》專題展覽,展示68個姓氏、148方門匾淵源典故、文化脈絡,開展以來已接待市民游客2000余名,包括來自海峽兩岸的上百名大學生,有效鏈接起海峽兩岸及海內外同胞民族情感。

除此之外,鯉城搭建起交流互動平臺,以莊正故居為載體,策劃組織“海峽梅竹書院”國學研學之旅,邀請一批臺灣清華、交大在校“首來族”學生,在古城開展國學文化研學,讓臺灣優秀青年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了解兩岸深厚淵源,培育臺灣青年文化認同感。

搭建陣地 推動對外交流

鯉城堅持以世遺古城為“城市會客廳”,通過閑置盤活、資源轉化等方式,推動空間載體改造提升,植入文化內涵;同時,創新互動交流機制,發起“絲路友城”聯盟,探索“五廟”“五團”大聯動,促進城市交流、文化互通。

近年來,鯉城建成閩疆、閩藏、閩寧桐悅文化館,建立與三地深入交流交往交融全新陣地,以新平臺、新方式延續著遙相呼應的情感聯結,訴說著道不盡的對口支援故事;以關公文化為媒介,創新泉州通淮、山西運城、河南洛陽、湖北當陽、福建東山5座關廟聯動合作模式,打造信息共享和雙向推介平臺。以錫蘭僑民故居為載體,常態舉辦“泉斯友好關系”圖片展,策劃舉辦“斯里蘭卡之夜”演出,形成與斯里蘭卡交流的重要窗口。

絲綢之路綿亙萬里、聯通中西。由鯉城區發起“絲路友城”聯盟,和廣東潮州市湘橋區、河南洛陽市老城區、陜西西安市碑林區、甘肅酒泉市敦煌市、浙江寧波市海曙區等9城簽訂“絲路友城”發展合作協議,常態化溝通交流,繼承弘揚絲路精神、文化,共同擴大區域合作“朋友圈”,“文化走親”讓絲路友城越走越近。

融媒推廣 擴大傳播聲量

數字時代下,文化是優質傳播內容生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力源泉。新媒體技術的更新與發展為不同文化的交流、傳播提供了更為多元便捷的手段。鯉城多措并舉,充分用好融媒傳播手段,打造優質內容、提增傳播頻次,推動閩南文化有效傳播。

二月二龍抬頭“理發”、清明時節吃“潤餅菜”、七夕“七娘媽生”習俗……鯉城區策劃制作“《鄉土·鄉音·鄉愁》——世遺泉州的口述歷史”系列短視頻,專訪閩南文化的親歷者或傳承者,用鄉音在鄉土記錄鄉愁,得到廣泛響應;推出“尋寶刺桐城”線上短視頻講解展播活動,用豐富的視角記錄、探尋、展示古城魅力,并開設“市井十洲人”“南腔北調講泉州”等欄目,由外國人用泉州話和新泉州人用家鄉話的方式推介泉州文化、閩南文化。

如果說官方能引領文化傳播方向,那社會力量的加入則能在人才隊伍和輿論環境建設上提供助力。在鯉城,“為鯉加分”文明實踐積分平臺聚集了大批閩南文化保護和傳播志愿者;“鯉XIANG助力官”計劃,先后挖掘、聘請一批不同領域熱愛閩南文化的自媒體人,通過資源共享、聯合創作等方式,注入鮮活力量,傳播閩南文化故事。

責任編輯:蘇慧敏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 中文字幕亚洲二区婷婷 | 最新精品国产偷自在线 | 一本色综合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