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非遺文化 > 內容

國風舞臺劇熱潮 年輕人很上頭

http://www.vixenlinks.com 【泉州文化產業網】 時間:2024-09-14

近期,各種國風舞劇、音樂劇在全國巡演,精美絕倫的舞臺表演讓不少觀眾連連稱贊。從經典IP改編的舞劇《只此青綠》《紅樓夢》《李白》《趙氏孤兒》,到音樂劇《將進酒》等,不知不覺,不少優質國風舞臺劇已經在年輕觀眾中走紅。在閩南大戲院、廈門嘉庚劇院、泉州大劇院等劇院,多部國風舞臺劇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頻頻走進劇場,成為年輕人文化生活的新潮流。

《只此青綠》演員多次返場謝幕

《紅樓夢》劇照

年輕人“入戲”國風舞臺劇

“90后”陳小姐是一名資深音樂劇愛好者,看音樂劇是她在學習生活之余重要的娛樂方式。

音樂、舞蹈、戲劇三合一的音樂劇,滿足了她對舞臺演出的全部喜好。“今年6月份在廈門演出的《將進酒》是我的心頭好,去年9月份在北京上演,我就特意‘打飛的’去觀看,這次來廈門演出,我更是興奮地買了兩張880元的票邀請好友一起觀看。”陳小姐感慨道,“《將進酒》里鄭云龍飾演的李白,從扮相、身姿到動作,乃至聲音、唱法,演出了少年李白狂傲不羈的美和風骨,很值得二刷。”

今年7月5日至7日,集結當代舞壇“半壁江山”的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二度來廈門,連演四場,更是一票難求。

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大部分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其中女性觀眾超過八成。不少觀眾甚至身著漢服觀演“入夢”,成為觀眾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穿上漢服來看《紅樓夢》,就是一次沉浸式的‘入夢’。”“90后”觀眾肖小姐告訴記者,《紅樓夢》這部小說她看過很多遍,每次看都有不同的體會。“此次在劇場觀看舞劇版本,有種很美妙的感覺:伴隨著空靈的鐘鼓聲,金陵十二釵依次緩緩登場,她們造型、神態各異,帶給我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力和吸引力。”

而為迎合年輕觀眾,戲院也提前籌備了“夢回紅樓”沉浸式國風體驗活動,讓人們體驗篆香之美、投壺之趣,很多年輕觀眾興致勃勃地參與了活動。

而曾引爆全國的舞劇《趙氏孤兒》《昭君出塞》《李白》《只此青綠》也先后到廈門、泉州演出,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國風的舞姿浪漫邂逅,受到年輕人的追隨,直呼“上頭”,許多人在廈門看完后又跑到泉州二刷。

可以說,傳統舞臺劇、戲劇的年輕化和當下感,在和年輕人的碰撞中,越發顯現出其內涵與價值。

將看戲當作一種生活儀式感

在廈門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的張小姐是位“80后”,她特別喜歡越劇和昆曲,這幾年,她每年都趁著年假專門到蘇州觀看昆曲名角的戲。作為資深戲迷,張小姐專業到可以“考據”,演員的服裝、妝容,臺上的道具、布景都能說出一些“道道”來:“看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除了欣賞唱腔,演員的演出服裝也是一大看點,這些服裝都是傳統手工蘇繡,美輪美奐。”據她介紹,她平時在吃穿上都不講究,但有好的戲劇到廈門演出,她是必看的。“看戲很養心,也是我對生活的一種儀式感。”

這幾年,像張小姐這樣走進劇院看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并且逐漸成為一種文化潮流。在閩南大戲院、廈門嘉庚劇院、泉州大劇院等劇院,每當有演出時,都能看到不少年輕女孩盛裝而來,像在赴一場聚會。

“看一場電影,兩人票價也要上百元,而到劇院看戲雖然也貴,但可享受一場視聽盛宴,何樂不為。”文藝愛好者吳先生說,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邀請女友到劇院看戲。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信息采集平臺的數據監測,中國演出市場消費主力為18至34歲的年輕人群,該年齡段人群在購票觀眾中占比連續3年超76%;從消費群體結構看,“00后”逐漸成為演出市場的主要力量。

“年輕人和學生群體都成為觀演‘生力軍’。”閩南大戲院執行董事、總經理羅艷也表示,近年來,有不少年輕觀眾跨城、跨省“打飛的”到廈門觀看演出,這種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

責任編輯:蘇慧敏

延伸閱讀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九色在线精品视频,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精品,久久久久青草太香综合精品
男人的天堂亚洲日韩欧美激情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中文字幕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