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銘記》通過歌舞極大地豐富了舞臺的呈現形式
12日晚,作為泉州市第35屆戲劇會演壓軸大戲,原創歌舞劇《大海銘記》在泉州歌舞劇院精彩上演。本屆戲劇會演活動由泉州市文旅局主辦,豐澤區、晉江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文化體育旅游局及泉州市戲劇研究所承辦。該會演自10月1日開幕以來,連續12天,共有12臺優秀劇目先后在泉州各大劇場輪番上演,吸引了不少戲劇愛好者現場觀看。
《大海銘記》系泉州市首部原創歌舞劇,由泉州市閩南歌舞傳承中心、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共同演出。該劇幕后創作班底陣容強大,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突出貢獻舞蹈家”榮譽獲得者邢時苗與國家一級編劇、原海政文工團團長高山擔任總導演,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何繼青擔任編劇,國家一級導演、原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創編室主任閆兵擔任編劇、執行導演,國家一級作曲家、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方鳴擔任作曲。
《大海銘記》講述忠臣之子林旭帶著父親“十年之諾”的囑托,在刺桐傀儡戲“錦升班”陳班主和若蘭的幫助下,懷著讓提線木偶戲走向世界的執念,歷盡艱險,“錦升班”終于從刺桐港揚帆萬里海絲路,到達亞歷山大港完成了“十年之諾”的演出。作品立意高遠,通過歌舞極大地豐富了舞臺的呈現形式,同時融入泉州提線木偶戲,讓演出更立體、更豐滿。《大海銘記》形象地描述了宋元時期東西方文明在海上絲綢之路兩大重要港口——刺桐港和亞歷山大港之間文明互鑒、文化交流、商貿往來的繁榮景象。“走進泉州,面對大海,中華民族的海洋精神是值得我們深刻銘記的。”總導演邢時苗表示,《大海銘記》問世十分契合當前的時代精神。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