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數字資源建設為核心,以基層服務網點建設為重點,以多種傳播方式為手段,以共建共享為基本途徑,進一步推進全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完善管理機制,做好各級網點的組織協調、管理服務等工作。結合數字圖書館新館建設,逐步實現全市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的聯網和信息共享。
廣播電視傳播平臺建設工程。以消滅覆蓋盲區和增強覆蓋效果為重點,采用地面無線、直播衛星和有線網絡等方式,擴大對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國有林場廣播電視的有效覆蓋,力爭到2011年底,實現有線廣播“村村響”。2013年,實現有線電視“戶戶通”;加快對現有無線臺站設備的更新改造,積極推進上山公路和節目源光纖建設規劃及市縣微波數字化改造計劃;不斷完善農村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利用廣電有線網絡和直播衛星建立農村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加快廣播電視數字化進程,全網完成數字電視轉換。著力推進有線數字電視網絡交互多功能業務的開發。整合廣播電視節目資源,深化節目的開發利用,努力滿足廣大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和資訊信息需求。
新聞出版和版權服務工程。加大財政投入,同時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投入到新聞出版公共服務網絡建設。支持新華發行集團和大型民營書刊發行企業的服務網點向基層延伸。抓好城鄉報刊亭和便民書刊店建設管理,促進農村出版物市場的健康發展。完善版權合同登記備案制度、版權代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版權糾紛調解機制,構建優良的版權服務平臺。全市圖書、電子出版物經營單位達到500家以上,報紙公開發行量爭取達到80萬份。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制定電影改革發展規劃,進一步爭取和創造優惠條件,鼓勵有實力的社會力量投入到電影市場的建設培育中來,到2013年,基本實現每個縣(市、區)城區均有大型多功能影院(城);大力推進縣以下電影發行、放映體制機制改革,培育多種所有制形式的農村電影放映主體,鼓勵電影放映企業和個人在完成政府購買的放映服務的前提下,努力開拓市場、搞活經營。不斷推廣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服務,保證全市每個行政村每個月放映1場公益電影。
來源:泉州市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傅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