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產業增加值超150億元,占全市GDP的6.1%
福州也有了自己的“798藝術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家具廠舊廠址的“芍園壹號”文化創意園,日前正式開園。福州市民和外地游客在榕城既能觀賞“明清建筑博物館”——三坊七巷,也能體驗傳統工業場景與現代創意藝術碰撞的火花。
這是福州文化產業日益枝繁葉茂的最新圖景。古城福州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近年來,福州市以創新理念“深耕”傳統資源壯大文化產業,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2009年達153.82億元,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的6.1%。
形成于唐五代、鼎盛于明清的三坊七巷,是全國留存至今最好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位于福州市中心,曾陷入被拆的窘境。理念換,天地寬。2006年以來,福州累計投入45億元對三坊七巷進行整體修復保護。古街區重煥生機,入選首批10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周邊還帶動形成了一條文化、旅游、商業景觀帶。去年10月至今年7月,來三坊七巷觀光旅游的人數達550余萬。
同樣,福州市區眾多制造業搬遷后留下的老廠房,過去也只有拆除一條出路。如今,當地出臺政策鼓勵利用具有特殊歷史記憶形象的老建筑、廠房、倉庫興辦文化創意產業,今年開園的“芍園壹號”、“福百祥1958”等文化創意園,已吸納數百家文化企業和藝術工作室。十大具有輻射帶動和產業聚集作用的重點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也正在全市布局。
非物質文化資源也得到充分利用。甘國寶是清代福州名將,在當地有不少傳說故事流傳。福州一家動漫企業將福州評話《甘國寶》這一民間傳統說書節目,改編成動漫《評話甘國寶》,熱映海峽兩岸,還傳播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幾年,《媽祖》、《護生》、《堂秀才》、《烏龍小子》等取材于傳統故事的動漫作品,在福州不斷涌現。在此帶動下,截至目前,福州市動畫企業累計生產原創影視動畫作品10部400集近6000分鐘。
傳統工藝美術得到新發展。福州擁有壽山石雕、脫胎漆藝、軟木畫等近20個老藝術品種,其中既有受保護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長期暢銷海外的工藝精品生產技藝,目前該產業年銷售額近10億元。“讓寶貴的文化化身流行的產品,飛入平常百姓家”,福州市出臺政策扶持老技術、老工藝、老材料的提升和創新,打造專業村和龍頭企業,建立工藝品文化創意生產基地。一個以脫胎漆器工藝為依托的東方漆空間創意園正在建設。
文化創意產業興旺,帶動了文化消費市場的火爆。福州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用品和文化服務性的支出5年前僅為530元,2009年達1606.23元。目前,福州市已確定將現代傳媒業、動漫游戲業、設計創意業、工藝美術業、文化休閑旅游業、文化會展業、廣告創意業等作為文化產業重點領域,力爭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遞增,到2012年占GDP的比重超過8%,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傅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