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江陰市臨港新城,投資1.2億元、占地2萬平方米的“創意亞洲”大廈落成。清華美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10多所知名院校,以及韓美林、肖永亮等多位國內外設計大師的工作室進駐“創意亞洲”。
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市委書記朱民陽認為:“在發展過程中我們認識到,以前比的是增長速度的快慢、生產總值的大小、財政收入的高低,這種競爭模式是一種粗放的競爭,對資源和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是不可持續的競爭。區域競爭的著力點應放在提升區域持久競爭力上。文化產業正成為江陰轉變發展方式、提升區域競爭力的一條新途徑。”
“金一文化”的裂變效應
2008年12月,由北京金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建設的江陰金一文化產業園,在江陰臨港新城正式開園運營。40余人的文化創意“領軍型”團隊,2009年便實現銷售10.2億元,上繳稅金2000多萬元。今年1至5月完成銷售10億元,全年有望實現銷售30億元。
“金一文化”以貴金屬文化藝術消費品的策劃和研發為主營業務,先后成為上海世博會標志特許貴金屬產品經營企業、廣州第16屆亞運會貴金屬類供應商以及深圳大運會貴金屬特許生產商企業。自去年接到世博會訂單以來,公司已經設計制作了300多款世博貴金屬紀念產品,預計總銷售額將超過15億元。
如今,“金一”再次投資1.2億元,在江陰啟動“創意亞洲”項目。“創意亞洲”總經理張國春告訴記者,“金一文化”計劃通過整合亞洲豐富的城市文化資源、頂尖的創意設計資源,聯合北大、清華等名校,引進200多個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人才,設計相關產業的衍生品,搭建起集研究、開發和商業運營為一體的服務平臺。
“金一文化”的創意產業進程,為江陰市不少正在尋找轉型發展出路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新樣本”。在去年引進85家文化創意企業的基礎上,今年又有52家文化創意企業入駐江陰,其中13個是超千萬投資項目,為江陰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創意產業是“突破口”
“金一之所以落戶江陰,是被江陰的經濟實力和市場活力所吸引。濃厚的創新氛圍,會更好更快地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金一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蔥說。
今年起,江陰大力實施新興產業發展“445”計劃,其中一項就是江陰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百億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產業園已初步形成了數字動漫、創意設計和文體消費等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區。
江陰改造利用棉紡針織有限公司舊廠區,打造“中國裳島”國際性的紡織創意設計之都和文化創意展示銷售中心,項目自去年底啟動至今完成投資1000余萬元。“劉家大院”畫家村將集聚發展工藝品展示、藏品鑒賞、藝術創作、產品交易,目前已完成項目投資8000萬元。
傳統文化是“根基”
去年11月,鋼琴演奏家郎朗在江陰奏響了他中國巡回表演的首場音樂會。有人疑惑,郎朗這樣的世界級演奏家怎么會到一個縣級市開首場音樂會,江陰憑什么能吸引他呢?
江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冬青給記者釋疑:“我想最重要是江陰這座城市的文化吸引了他。江陰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這里人才輩出,民族音樂家劉天華、現代文學家劉半農、音樂教育家劉北茂、表演藝術家上官云珠等等,都是江陰人。我們不僅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對于自身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不斷加以挖掘、整合和弘揚。”
江陰投資6億多元建成了天華文化中心,每兩年舉辦一次“劉天華民族音樂節”和“徐霞客國際旅游節”。盡管是盛夏,但在江陰市徐霞客鎮,中國徐霞客旅游文化博覽園內,依舊游人如織。在徐霞客旅游博物館、徐霞客碑刻文化園等景點,人們探尋著這位“中華旅游第一人”一次次告別故鄉江陰,去“壯行天下,探索無限”的精神。
江陰市園林旅游管理局局長高林嵩告訴記者,江陰市以歷史文化名城為主線,以歷史人文旅游、工農業觀光旅游、徐霞客文化旅游等為重點,打造人文旅游干線。并將提升華西村農業特色旅游區、江陰要塞濱江軍事文化旅游度假區、海瀾集團工業旅游區等。去年,到江陰旅游的人數超過500萬人次。
朱民陽告訴記者,今年10月,第十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將在江陰拉開帷幕。“江陰是電影節歷史上第一個縣級承辦城市。到時候,歡迎大家到江陰來探訪明星、欣賞電影節、體驗江陰的小城故事。”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傅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