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3000美元,文化產業的發展正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但是,文化產業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期,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其中,融資難問題顯然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企業做大做強的瓶頸之一。目前,A股有19家文化傳媒上市企業,但沒有一家魯企。為推動山東省“文化強省”戰略實施和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提高文化產業和企業的資本運作水平,培育和引導更多的文化企業進行改制規范并上市融資,本屆文博會特別舉辦了“文化產業發展資本運作論壇”。論壇主要圍繞文化企業資本運作、戰略重組、上市融資、風險控制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國際合作部主任馮奎博士
曲阜提出要打造孔子旅游文化,我感覺不如直接就叫“孔子立市”。
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季博士
要形成文化龍頭企業,離不開資本的支持。
齊魯證券有限公司副總裁薛軍
資本市場運作已成為文化企業發展跨越的必由之路。
金杜律師事務所證券部資深合伙人唐麗子律師
文化企業上市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馮奎:曲阜可以提“孔子立市”
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產業鏈。產業鏈在制造業中體現的比較明顯。比如,芭比娃娃是由美國人設計、提供創意,大量的產品是在中國生產,產品生產出來之后又出口到歐美國家去賣。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芭比娃娃全球產業鏈條。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生產企業賺到10%的利潤,其余90%美國的設計方得到。
分析價值鏈條可以告訴我們自己究竟站在什么位置,能分到多少利潤。最近人們一直在討論,中國制造業應該通過注入文化元素,使得自己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得到攀升。我個人的看法是,這種觀點既高看了中國文化的作用,又小看了中國文化。說“高看”,是因為我們的文化產業和制造業一樣,都處在價值鏈的低端,所以無法幫助制造業。說“小看”,是因為現在很多國家都提出了“文化立國”,而我們卻只把文化當做發展制造業的輔助手段。實際上,文化產業本身就應該是發展目標而不是手段。
如果要發展文化產業,就應該明確我們和發達國家相比,優勢劣勢各是什么。以目前的情況看,電影、傳媒、新聞出版、動畫漫畫、音樂、網絡游戲、會展等是發達國家的強項。而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優勢文化產業往往是基于悠久文化傳統或是山水風光,最能體現這點的就是前段時間各地爭搶名人故里。
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優勢領域會發現,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是面向未來,立足創意,無疆界的。而發展中國家的文化產業往往是基于可見的、具體的自然歷史資源,也就是說是有疆界的,有“天花板”限制的。這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文化產業的寬度和高度。
文化產業總量或份額,文化產業的優勢行業在哪個領域,控制力與影響力的實現手段,共同決定了我們文化產業處在什么位置。按照美國的定義,文化產業被叫做核心版權產業:是以生產和分銷版權材料為目的的行業。這個概念體現了美國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和控制模式:通過專利,版權控制文化產業,確定美國在全球文化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
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我認為我們的思想不妨更解放些、步子邁的更大些,因為文化產業不是手段,它本身就是目標和方向。山東提出了要打造孔子文化,曲阜也提出要打造孔子旅游文化,我感覺不如直接就叫“孔子立市”。
李季:讓無形資產資本化
發展文化產業不只是文化部門的事,應該是我們共同的任務。從目前我國的產業結構看,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只有30%多,遠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具體到第三產業中的文化產業,落后程度更大。在美國最大的400家企業中,有72家是文化企業,他們成為輸出美國文化的重要渠道。如果我國要形成文化的龍頭企業,離不開資本的支持。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文化產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對資本缺乏吸引力。很多人認為像《瘋狂的石頭》那種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投資回報率只是偶然事件。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文化產業市場化程度不夠高,企業的規模也不夠大,合格的市場主體偏少。
另一方面,文化企業自身特殊的性質也影響了其自身融資。一般說來,無形資產占文化企業資產總額的比重很高,這部分資產價值如何評估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系統的方法。現在的銀行貸款體系更適合傳統產業,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不夠。無形資產價值評估難必然導致企業難以用其進行擔保或貸款。
雖然面臨很多困難,我們也應該看到,現在文化產業融資環境在不斷改善,文化產業的融資環境會越來越好。今年四月,《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出臺。針對文化企業固定資產少,無形資產所占比重大的特點,提出了建立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評估體系。文化部與多家銀行開展戰略合作。支持文化企業融資。很多政府也都出臺了各種擔保優惠和風險補償政策措施。在這種背景下,文化企業開始想辦法提高自己的企業素質和信用等級。
在政策方面,我建議降低文化企業的融資門檻,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無形資產的價值要充分發揮。同時建立文化產業的擔保機制,積極創造條件讓優質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
薛軍:借力資本是必由之路
作為首批改革試點省份,山東文化體制改革歷7年之功成績斐然。2009年,山東文化產業增加值已實現1040億元,同比增長15%,高于同期GDP增幅,成為繼廣東、北京之后,全國第三個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的省份。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27家單位完成轉企改制,其中有26家出版社、129家新華書店、145家電影公司和電影院、5家影視劇制作單位。轉企改制為山東省培育了一大批文化市場主體和優質的上市后備資源。
我國大部分文化企業,長期以來采取的是“事業單位企業化運作”的管理方式。雖然越來越多的企業完成了改制,但是舊的經營理念普遍存在,嚴重制約著文化企業科學規范運作,甚至影響其面對市場的能力,通過首發上市、并購等方式參與資本市場,可以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
文化產業具有較高的資本門檻和顯著的規模效應,現代文化產業已普遍趨向于大資本、大融合的綜合集團運作模式。而由于體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我國文化產業與國外相比,發展較為落后。隨著我國與國際社會的進一步融合,我國文化產業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驟增,用政策和體制來延緩外國文化資本進入的步伐,以保護國內文化產業并非長久之計。資本市場運作已成為文化企業發展跨越的必由之路。
如果要搞好資本運作,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培育更多健康的文化市場主體。以資本為紐帶,加快推進文化領域資源整合,鼓勵支持文化企業多元化發展,打造文化全產業鏈業務,理順監管體制,為文化企業創造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外部環境。同時,分層次、多角度引導文化企業,綜合利用資本市場融資渠道,積極推動省內文化企業通過IPO、借殼等方式實現上市。建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文化產業發展。政府主導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創新多種融資方式。運用財政引導作用,充分發揮項目帶動作用。借力資本市場、因地制宜,重點打造一批一流的文化企業上市公司。
唐麗子:文化企業上市更復雜
文化企業上市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比如“經營與采編” 須分開。按照規定,報業期刊的印刷、發行、廣告等;電視的有線/ 無線傳輸、廣告等;圖書出版的發行、印刷、廣告等;音像出版的發行、復制、廣告等以及傳媒地產、文化旅游等外圍產業可以置入上市公司。出版社的采編、電視劇制作、電影拍攝等須在選題、播放許可等方面進行前置審批的業務也可上市,內容制作、時政性強以及未經前置審批的業務暫不能上市,如新聞出版和電視臺的節目制作。
這樣以來,隨之就會產生一個問題:關聯交易。因為經營與采編實際上很難做到完全分離:一方面采編留在了“母體”,另一方面,置入上市公司的業務又需要采編支持。所以文化上市企業的關聯交易非常多。
因此,一個文化企業想要上市融資,其重組改制必須遵循以下的原則:合法合規,避免同業競爭,減少關聯交易,合理的凈資產收益率、產權清晰、法人治理結構完善。
如果被改制企業本身及部分下屬企業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時應進行清產核資且該清產核資結果應經相關部門確認,被改制企業本身及部分下屬企業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時應進行資產評估和/或辦理評估立項、評估結果確認或者核準/備案手續,下屬企業改制時職工安置方案應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
來源:山東商報 責任編輯:傅少鋒